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二五章 盜墓神鏟(1 / 2)

第二二五章盜墓神鏟

在樹林裏休息了大概有半個多時的時間,一輛大卡車駛了過來,車上用帆布蓋著,全部都是西瓜。

車停在了樹林旁的公路上,然後徐剛從前麵跳了下來,招呼著大家夥兒都去搬西瓜。

不得不,這大夏吃西瓜真心是一種享受啊,又甜又爽,所有人都吃得是非常高興。

一開始李明光還西瓜買得多了,吃不完,可是當他見識了村裏人吃西瓜的本事之後,就不那麼了,基本上籃球大的西瓜,那些漢子們就是一人一個,而就算是婦女們,也能吃三分之一多,三個人就能吃一個西瓜了。

這幫忙的有上百個人啊,西瓜瞬間就下去了幾十個,根本吃不了幾次的。

“剛子,把剩下的西瓜都卸到我家地窖裏吧,給你鑰匙,我這邊忙著,就不過去了。”

“好嘞。”

徐剛拿了鑰匙,和司機一起把車開向了張元的那三層洋樓,他們這村子幾乎家家都有地窖,這都是標配了,蓋新房的時候就會有,就是有的大,有的而已。

等吃過了西瓜,那些西瓜皮則被村裏人收拾了起來,這東西拿回去喂羊喂豬都是極好的。

“李教授,你們繼續休息,我去玩玩洛.陽鏟,以前都沒見過這東西。”張元一直休息,覺得挺無聊的,反正他又不怕熱,就想學著裏的人拿著洛.陽鏟去玩玩。這也算是一種實習吧。

最初的洛.陽鏟就是普通的鏟子而已,既不是用來盜墓的。也不是用來考古的,後來經過一些人的改造之後,才有了盜墓的功效。

洛.陽鏟據傳為中國河南洛.陽附近農村的李鴨子於0世紀初發明。

19年前後,馬坡村村民李鴨子來到他家附近一個叫孟津的地方趕集,轉了一會兒,他便蹲在路邊休息。

李鴨子平日裏以盜墓為生,所以他經常想的也是有關盜墓的問題。這時,他看到離他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包子鋪。賣包子的人正準備在地上打一個洞,他在地上打洞的工具引起了李鴨子的興趣。因為他看到,這個東西每往地下戳一下,就能帶起很多土。

盜墓經驗豐富的李鴨子馬上意識到,這東西要比平時使用的鐵鍁更容易探到古墓,於是他受到啟發,比照著那個工具做了個紙樣。找到一個鐵匠照紙樣做了實物,第一把洛.陽鏟就這樣誕生了。

據考證,打造出第一把洛.陽鏟的鐵匠叫做陳印娃,現已故去。

洛.陽鏟因為是要做為挖掘探洞、采集探土之用,故而鏟身不是扁形而是半圓筒形,類似於瓦筒狀。很像七八十年代常見的一種凶器——管兒插。

常見的洛.陽鏟鏟夾寬僅寸,寬成U字半圓形,鏟上部裝長柄洛.陽鏟雖然看似半圓,其實形狀是不圓也不扁,最關鍵的是成型時弧度的打造。長0至40厘米。直徑5至0厘米,裝上富有韌性的木杆後。可打入地下十幾米,通過對鏟頭帶出的土壤結構、顏色和包含物的辨別,可以判斷出土質以及地下有無古墓等情況。

洛.陽鏟逐漸為後人改進。最早廣泛使用的地方自然是盜墓,而今則成為考古學工具。

著名的考古學家衛聚賢在198年目睹盜墓者使用洛.陽鏟的情景後,便運用於考古鑽探,在中國著名的殷墟、偃師商城等古城址的發掘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學會使用洛.陽鏟來辨別土質,是每一個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

0世紀50年代,洛.陽成為重點建設城市。工廠選址常遇到古墓,以機器鑽探取樣,費時費工,於是工程施工人員就利用這種凹形探鏟,準確地探測出千餘座古墓。之後這種凹形探鏟推廣到全國,並很快傳到東歐和亞非各國,洛.陽鏟從此馳名中外。

“洛.陽鏟”既是盜墓工具,又是考古工具。“洛.陽鏟”已被正式作為田野考古工作者的特備工具,在教科書上劃出圖形,介紹其使用方法,向全國推廣使用,並因此而形成了中國獨有的考古鑽探技術,也成了中國考古鑽探工具的象征。可以,在世界範圍,“洛.陽鏟”也是最好的考古工具之一。

這東西在《鬼吹燈》和《盜墓筆記》裏麵都有介紹,而且被得是神乎其神,成了盜墓者必備的神器。

“你是不是覺得一直沒挖到好東西,所以心裏頭疑惑啊?”別人以為張元隻是貪玩,而李明光卻看出了張元真正的心思。

“嘿嘿,是有這麼個意思,如果這真得是中宗李顯的墓,即便是被盜過了,那也會有些痕跡的,更何況那個死囚不是在這裏挖了些寶貝嗎?這樣就明這裏並沒有在曆史上被破壞啊,我們沒有找到東西,很可能是找錯了地方。”張元笑著道。

“你的很有道理,不過這裏是定陵不會錯的,隻不過有可能是陪葬墓。唐陵的墓室在山南的半腰處,四周築圍牆,四麵各辟一門,南麵為正門,門外設神道。內城以外又設外城,其南有三道門,石刻群置於由南而北的第二、三道門之間。第一道門外分布著皇族和文武大臣的陪葬墓。內城南門內修築獻殿。看咱們這發掘點和整個鳳凰山以及定陵的位置,這裏很可能就是第一道門外的陪葬墓。”李明光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