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二八章 五花土和白膏泥(1 / 2)

狼狗子等人見考古隊的沒有繼續靠近劉海洋家的祖墳,也就沒再什麼,不過這些人也夠可以的,大熱的,坐在烤得發熱的地上,就為了守住這座墳?

張元是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不過此時手中的洛.陽鏟已經鑽向了地下深處,到了比較費力的地方,他也不能分心了。

能感覺到,在地下十幾公分處,遭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憑感覺就知道應該是磚頭。

石頭比磚頭更硬,感覺得到,所以張元可以肯定是磚頭。

他並沒有去喊李繼紅,因為此時李繼紅和李東紅已經繞到了山的另外一邊去了,挺麻煩的。

他默默將地氣輸入者洛.陽鏟之中,那磚頭隨即便仿佛是豆腐一樣被切開了。

這活兒還真是個體力活,難怪秦飛雪幹不了呢,別是遇到磚頭了,就算是不遇到的時候,往下鑽也很困難,鏟子下去,然後拉上來,半圓形的鏟子中就會帶著顏色不同、質地不同的土壤,這就是洛.陽鏟的真正功效了。

事實上,如今的洛.陽鏟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國家基本建設、科研和工業上,而不單純隻是考古或者盜墓的工具了。

洛.陽鏟使用時垂直向下戳擊地麵,可深逾二十米,利用半圓柱形的鏟可以將地下的泥土帶出,並逐漸挖出一個直徑約十幾厘米的深井,用來探測地下土層的土質,以了解地下有無古代墓葬。

這也就是張元現在使用的方法,這種還真是挺費勁的。讓秦飛雪這樣的丫頭幹,那肯定是幹不了的。

不過隻要不遇到磚頭、石頭之類的東西。基本上越往下,是越省力的。這就跟汽車啟動之後有了慣性一樣,洛.陽鏟也是一樣的,越往下反而越省力。

使用者要做的,基本上就是把鏟子提上來而已,至於向下,基本完全就是靠慣性。

張元對於新事物的領悟能力非常強,這大概與他擁有仿字訣有關係吧,之前他看過考古隊的人用這個洛.陽鏟,現在模仿起來。也是像模像樣,秦飛雪站在一旁完全成了沒事兒了,一張嘴巴驚訝得合不攏。

“我元哥,你這比電動洛.陽鏟速度還快啊,我現在真懷疑你以前是不是盜過墓啊。”秦飛雪驚訝地道。

因為張元的速度實在太快了,二十米深的坑,他所用的時間不過就是別人的四分之一而已,所以基本上當別人的第一個坑才剛剛搞定的時候,他已經開始挖第四個坑了。

為了求得最準確的數據。張元每一個坑都是探到了極限,也就是二十米,然後才換位置的,隻可惜經過李明光教授的鑒定。這弄出來的土並沒有熟土,所以算是失敗了,而那些磚頭碎片也隻是現代的磚頭而已。應該這地方原來也是墳堆,隻不過後來被弄平了。裏麵有封死棺材口的磚頭,可巧被張元給碰到了。

不過通過這前麵三個坑。張元也找到了一些竅門,可是節省許多工夫。比如那些經驗豐富的盜墓賊,他們就是通過經驗來判斷洛.陽鏟碰觸到的東西是什麼,然後根本不用將洛.陽鏟取出來浪費時間。

張元沒那麼多經驗,但是他有地氣啊,根據地氣的感觸不同,他已經可以分辨那到底是磚頭、石頭、熟土還是生土等等,甚至連磚頭是老磚還是新磚都能判斷出來。

這樣子不用每次都往上提,時間肯定節省了不少。

熟土呢,也就是俗稱的五花土了。

棺材下葬後封土時,使用的往往是特殊土壤。即便墓最上麵回填的原地土壤,也因挖坑時不同層麵的土混到了一起,另外還會有一些地麵上才有的雜草之類的東西,從而造成了不同的土色。

這種土,在考古界是有稱謂的,叫“花土”,也有人叫“五花土”、“大花土”,如果發現了“五花土”也就基本上算是找到了古墓的線索。

當年的秦公一號大墓就是因“花土”的出現而被找到的。1976年的時候,附近村子的一個村民推著架子車拉土,因為這裏每個人家裏都放羊,這羊圈是需要用土來墊的,不然會很濕,導致羊生病,而且這樣子還能出大量的糞土,可以去上地。

他就是想要挖些土來墊羊圈,結果卻發現鏟出的黃土有的土塊顏色很雜,與其它地方的土色明顯不同,有黃有紅,土裏還夾雜著不少碎石子,土質非常堅硬。

這個村民起初也沒在意,不過正好當時附近有考古隊的工作者,他便給那些人提到了這件蹊蹺事,正巧陝州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專家前來調查,憑經驗初斷,這地下有東西。

不久,考古隊趕來實地勘察,果然是一座古墓,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古墓,沉睡了兩千多年的秦景公被找到了。

由於“五花土”容易暴露目標,古人也曾想出了一種方法,就是挖葬坑時,將挖出的土按先後不同的次序,由下往上堆放,封土時再反過來回填,或者幹脆就從旁邊鑿出地底的土壤來回填,然後把挖出來的那些土直接拉到別的地方去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