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九五章 苗家工藝品(1 / 2)

張元和牟瑩一邊在潘家園裏轉悠,一邊看熱鬧,這裏的真品確實不多,但關鍵是東西花樣繁多啊,事實上,來這裏也未必就是來買古玩的,一些特殊的收藏品,依然可以當作至寶買回來收藏。

牟瑩和張元不一樣,她是特別喜歡熱鬧的,所以哪裏人多,她就往哪兒跑,一點不怕自己迷路了。

走到了苗家人賣工藝品的地方,她愣是從一堆人之中擠了進去,那的身軀,也不知道是怎麼擁有那麼大的能量。

張元懶得擠,不過他對這些苗家的工藝品卻是有了興趣,他的民俗紀念品公司目前主要製作的還隻是陝州的民俗工藝品,範圍太了,受眾也就相對來一些,那公司真想做大的話,想少民的這些工藝品,那一定是要加進去的。

近幾年,潘家園市場的民族色彩越來越濃,少.數.民.族兄弟姐妹的身影頻繁地出現在攤主的行列中,他們身著漂亮的民族服飾,還會用英語和外國客人談價錢。其中很多是來自我國西南地區的苗家人,帶著漂亮的苗家服飾和繡花布。

就眼前這幾個攤位吧,有老有少,有夫婦,也有老嫗,都是精明的販啊,在他們的商品中,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銀飾,項圈、耳環、手鐲……每一件都雕琢著精美的圖案,有展翅的蝴蝶、昂首的鳳凰,栩栩如生,美侖美奐。

一位女攤主告訴周圍的遊客,苗家婦女在節日來臨的時候都會佩戴銀飾。有銀簪、銀項圈、銀耳環等等,全身佩戴的銀飾最多的可達到二三十斤。她。銀飾對於苗家來,除了有裝飾作用外。還有避邪的意義。

據,他們的銀飾都是家鄉貴南的銀匠打製的,然後他們再從銀匠那裏收購過來。在各種銀飾中,製作最費時間的就數銀項圈了。銀項圈是銀匠憑自己的想象力雕出來的,做一個大一點的項圈要花七、八左右的時間,風格比較粗獷,造型比較獨特,材料好,款式新。

其實張元看了這些東西。作為玩意兒來收藏,或者賣給外國人的話,真得是十分暢銷的,他現在也是犯了商人的毛病了,一看到什麼,心裏頭首先想到的那就是這個能不能當作商品,能不能並入自己公司的業務中去。

在潘家園,這些苗家人非常勤奮,他們每個周末到市場擺攤。平時不擺攤的日子裏,就繡花,為下一個周末擺攤做準備。在帝都潘家園這個大市場裏,他們為了生計奔波著、勞累著。如果誰有機會到潘家園市場逛逛,不妨到這些苗家人的攤前看看、轉轉、聊聊,體會體會他們為帝都、為潘家園帶來的苗家風采。

張元注意到一個苗家的老婦人。

她一邊守著攤子一邊繡鞋墊。這位老婦人名叫鐵線蘭。她來自於貴南。老人的攤子以經營苗家繡片,其實也就是俗稱的繡花布為主。這些繡片大不一,有的顏色豔麗。有的則比較樸素。不同的繡片有不同的用途,有的是縫在衣服上作花邊的,有的是掛在牆上作裝飾,還有的則是苗家婦女用來背孩子的背兒帶。

老人的繡品大部分是她自己親手繡的,還有一些是老人已過世的奶奶繡了留下來的。雖然這些繡品飽含了很多心血,但在家鄉貴南,卻賣不上好價錢。因為在貴南,每家都有這樣的繡品,所以在當地沒市場,後來聽帝都潘家園這邊繡片能賣個好價錢,所以很多人就從老家過來賣。

老人繡的一個背兒帶非常精美,上麵繡著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製作這樣一個背兒帶,對於刺繡技術嫻熟的鐵線蘭來,也需要花上兩到三年的時間。老人,苗族風格的繡片在帝都很受顧客的喜愛,我們國家的人喜歡,外國人也喜歡。

張元上前蹲在了老人的攤位前,選了一塊繡花布買了下來,這東西他沒啥用,不過送給女孩子倒也合適,很漂亮的禮物,又不貴。

當然,他買這東西,可不是要給誰送禮物,單純隻是想找老人聊聊。

“老人家,生意好啊?”

“好!好!這些東西賣得快,我都來不及做。”鐵線蘭笑著道。

“那如果讓你們貴南的那些婆婆、阿姨都出來做這個,他們願不願意啊?”

“願意!怎麼不願意!能賺錢就好!”鐵線蘭點頭道。

張元默默沉思了一陣,心裏頭算是有了數了,這些東西在貴南那邊應該很多,所以賣得並不好,而到了潘家園,反而變成了物以稀為貴了,因為這裏是客人多,東西少,也就是俗稱的僧多粥少。

其實換個方向來考慮的話,如果將這些東西賣到國外的話,那就更值錢了,銷路絕對不會差的,到現在為止,張元的公司唯一做的出口生意那就是給中東的土豪們做翡翠擺件,但好翡翠畢竟難求,不像這繡花布和其它的民俗工藝品,這是可以無限量生產的。

能不能讓整個世界吹起一股華夏風,這就看張元的公司有沒有本事把這個事情做大做強了。

這個事兒他打算交給劉浩和李霄去辦,正好他們經常出國,可以先帶一些出去看看銷路如何,如果真得好的話,在拓展一下外銷渠道,還是可以辦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