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零八章 四友讚(1 / 2)

明代方瑞生在《墨海》中論及好墨的標準為:“黝如漆,輕如雲,清如水,渾如嵐。”具有“香如捷好之體”,“光如玄妻之發”。

顧鄰初的《論墨》也論及選墨的要求為:“色黑如漆,光明可鑒,質極輕清,具有自然之馨,才能入紙不沁散,筆不阻滯,暑膠性不潤,寒膠性不介。”

從以上的理論中我們可以得到啟示,選墨應從色、膠、質等幾個方麵來鑒定。首先要色黑如漆,墨僅僅黑是不夠的,且要有光澤。“紫光為上,黑光次之,青光又次之。”

明代陳繼儒《妮古錄》論定墨的質量還要看膠的配比。墨膠過重,行筆便阻滯不暢;膠量過輕,著墨不固,裝裱時著水即滲化。此外,墨的質地細膩與否也是重要的方麵,墨質細,書畫時墨韻才能充分地顯示出來。

有了選墨的標準,那就容易多了,憑著張元那雙眼睛,絕對不會選錯的。

本來還打算挑一挑硯台和紙呢,正好杜老板已經將其餘的東西都選好了,張元也覺得有些累了,便直接讓杜老板幫自己選擇硯台和紙。

杜老板吩咐自己的夥計幫張元將其餘東西先打包裝好,然後問道:“硯台被古人譽為‘文房四寶之首’。我們這裏有最著名的是東廣肇慶的端硯、安州的歙硯、東山魯硯、西江龍尾硯、晉州澄泥硯,不知道張董事長需要哪樣的?”

“硯台怎麼個講究法?”張元問道。

杜老板回答道:“硯台的講究的是:質細地膩、潤澤淨純、晶瑩平滑、紋理色秀、易發墨而不吸水。有的有乳,有的有眼。有的有帶,有的有星。大約產於有山近水之地為佳。如端硯之出於斧柯,浴在江渭端溪之渚坑中。石佳還須工精。硯台的雕工製作早已形成了一門藝術,從取石、就料、開型、出槽、磨平,雕花等都可運其匠心。有的精品硯已不實用,以其名貴隻能作古董觀賞、珍藏,而舍不得濡水發墨了。硯的名貴,有以石質貴者,有以製作貴者,有以名人用而貴者等等。”

“我呢就一個意見,要好用。實用,漂不漂亮倒在其次,畢竟我是買來用的,而不是欣賞的。”張元想了想道。

“好嘞,這個沒問題了,那紙呢?”

“紙我更不懂了,這要麻煩杜老板了,我需要的紙,一部分用來寫字。另外一部分則用來繪畫,你替我選吧。”張元以前寫字、作畫,用的材料那都是現成的,所以他自己其實並不懂這些。

“在書法界一直有‘安宣。湖筆’之,顧名思義,就是安州的宣紙+南湖的筆。但是具體到實際書作當中,就因字體而異了。一般鋼筋有力的字需用‘軟筆’如羊毫,飄逸靈動的字體用‘硬筆’如狼毫。至於宣紙嗎。有生宣,熟宣,半生不熟的宣紙,區別在於吸水性上,一般‘安靜的字’選用吸水一般的宣紙,‘活潑的字’選用吸水性較好的熟宣,或半生不熟的宣紙!”杜老板道。

“那都給我選一點吧,我臨摹書法,軟硬兼施,字也時而活潑,時而安靜,如果隻是一種紙,怕是不夠的,對了,如果可以的話,麻煩給我標出來,免得以後弄錯了。”張元還真不知道,這紙裏頭居然還有這麼多學問。

“繪畫用紙呢?不會和書法一樣吧?”一旁的歐陽曉丹問道。

“寫意花鳥山水畫和工筆花鳥山水畫需要使用不同的紙張,寫意要求生宣紙,工筆要求熟宣紙,市場上生宣紙的品種多,選擇性強,而熟宣紙由於使用量較少,所以它品種少,很難找到輕薄細潤,有彈性和韌性,不能漏礬的熟宣紙。特別是現代注重肌理製作的工筆花鳥畫,對紙張就有更高的要求,市麵上很少有符合要求的紙張可買,隻有自己動手加工製作,才能稱心如意。”杜老板解釋道。

“還真是挺麻煩的,就沒有什麼都能畫的紙嗎?”歐陽曉丹又問道。

“其實吧,一般的宣紙就可以作畫,不過不同的原料、不同的製作工藝和不同的產地都產生了性能各異的紙張,使用時還是應該根據習慣和需要,選擇不同的紙張,不然真就糟蹋了畫家的才能了。”杜老板笑道。

“真麻煩!”

“這做藝術的,可不能嫌麻煩啊,到底。現代工業發達,各種性能、質地的紙張數不勝數,但是,國畫要想保持其特有的民族個性,隻有我國特有的宣紙畫絹才能充分體現。國畫的用紙畫絹品種很多,性能各異,隻有充分了解了它們的品質特性,才能駕馭自如,得心應手,這個事兒還真就得麻煩很多,我想張董事長也不用一次就全買了,反正我們這店就一直在這兒,如果張董事長還需要的話,隻管給我打電話,我可以派人給您免費送過去啊。”這杜老板倒是會做生意,一看張元那就是個不吝嗇錢的主兒,立馬就拉起了客來了。

“我就是想知道,這選個紙都這麼麻煩,古人到底是怎麼作畫的啊?”歐陽曉丹最怕麻煩,所以她才不喜歡化妝,也不喜歡留長頭發,更不喜歡穿那些很是複雜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