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五一章 茶藝(1 / 2)

當然,張元的話,不過是開個玩笑而已,如果聶青嵐真得想要,他也不會拒絕的,畢竟隻有幾百萬港元而已,他還是買得起的。

再了,就算他要白送給聶青嵐,聶青嵐還未必會白要呢。

上次送的那一套翡翠首飾,最後都通過聶震給付了錢的,畢竟聶家地位特殊,禮物太昂貴了,他們也不敢輕易接受,除非是花錢買。

聶青嵐當然知道張元在開玩笑,所有也沒有太在意,和張元了幾句玩笑話,車已經駛抵了張元的別墅了。

沒有來這裏之前,田宇心中有很多的猜測,他知道張元有錢,這還是從劉景林口中得知的,但是卻還是沒想到張元的別墅會如此的豪華奢侈。

琢玉是指對玉的雕琢。

唐太宗過:“玉雖有美質,在於石間,不值良工琢磨,與瓦礫不別。”意思是石中的玉雖然有美的本質,但是沒有精細的雕琢,與破瓦亂石一樣。觀賞手中把玩的玉器,皆為人琢之物。故古人語:“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成材”琢磨璞玉,美玉出焉。

翡翠在我國被稱作硬玉,不管是光身件還是雕花件,都要琢磨一番方才能成型。

要想成為一個出色的琢玉師傅,那絕對不簡單。首先你要了解玉石,了解翡翠,其次你還得懂諸如雕刻、繪畫、調色、鑒賞甚至設計等各項技藝,懂得越多,你的作品也就越豐富。越好。

田宇在這裏麵算是比較出色的,他不僅是一個琢玉師傅。更是一個珠寶設計師,對於美學的造詣。那是相當之高的,可是即便如此,看了張元的這個別墅,他還是忍不住由衷讚歎起來。

越是懂得審美的人,就越能欣賞到張元這個別墅的好,盡管才剛完工沒多久,但是不管是從設計還是造型上,都非常的具有欣賞的價值。

將實用與美學完美結合,就是這個別墅的總體評價。

田宇還在忙著欣賞別墅。卻聽張元道:“田設計師,這一次你來我這裏,大概要待上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會不會耽擱你的正常生活?”

“我無所謂,單身一個,卡裏麵還有點存款,所以這些都不是問題,隻要按時給父母打電話一下,別一個月。就是一年也不成問題。”田宇笑道。

“這麼著吧,我聽你們這些人設計一件珠寶都要設計費的,咱們這一次不需要設計,主要就是做一些既定的翡翠光身件。這費用該怎麼算?”張元問道。

作為一個生意人,錢上麵不能糊塗,必須得在這之前清楚了。否則到了做完了再計較不清,那不僅會損害兩人之間的感情。而且還可能會引發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田宇搖了搖頭道:“這一次是張老板你幫我的忙,不要我的錢已經很好了。我怎麼敢要您的錢啊。”

盡管田宇這麼了,可是張元卻不是貪便宜的人,如果真這麼幹了,或許的確能夠節省一些錢,但這事兒要是傳出去了,對他的名聲沒有任何好處。

為了一點微末的利益而放棄長遠的利益,那是蠢貨才會盤算的事兒。

他不會。

“不不不,這個錢肯定是要給的,我幫忙不假,但田設計師你給我幹活這也是事實,你要是不要錢,那咱們這生意就不要做了。”張元態度很堅決。

田宇想了想道:“這樣吧,既然你這麼堅持,咱們就折中一下,我先做,如果做出來的東西你足夠滿意,那麼你就按照目前的市場水平給我手工費,而如果不滿意的話,那就不用給錢了,這樣子總可以了吧?”

“這個主意不錯。”張元欣然答應了,田宇這麼,看起來是對自己的技術非常自信的,這樣的人,張元也願意相信。

“我你們兩個,都別在外麵站著了,雖然這會兒沒太陽了,可這也不是個事兒啊,到裏麵一邊喝茶一邊聊吧。”聶青嵐笑著道。

“是是是,你看我這糊塗的,怎麼能讓田設計師站在外麵呢,走走走,咱們進去再聊,我那兒有上好的西湖龍井,聽劉師傅你喜歡喝。”張元笑著請田宇進了客廳,然後就要親自泡茶,卻被聶青嵐給攔住了。

“行了,你們兩個聊吧,這茶我來泡,我以前上學的時候閑得無聊,學過茶藝,今就給你們露一手。”

起茶藝,如今很多人一提起都會日本,但其實茶藝發展到興盛,都是在我國的。

茶藝,萌芽於唐,發揚於宋,改革於明,極盛於清,可謂有相當的曆史淵源,自成一係統。

最初是僧侶用茶來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趙州從諗禪師曾經以“吃茶去”來接引學人;後來才成為分享茶的儀式。

唐代煮茶,多用薑鹽添味,世稱薑鹽茶,詩人薛能《茶詩》雲:“鹽損添常戒,薑宜煮更黃。”宋初流行點茶法,把茶葉碾成細末,衝出來的茶湯要色白如乳,《觀林詩話》載,北宋蘇軾喜歡鳳翔玉女洞的泉水,每次去,都要取兩瓶攜回烹茶。蘇軾有《和蔣夔寄茶》一詩:“老妻稚子不知愛,一半已入薑鹽煎。”。蘇軾本人很注重茶的養生效果,吃完飯後用濃茶漱口,可解除煩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