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九八章 麵具下的真相(1 / 2)

另外一件是戴冠物縱目麵具。

那個冠形物似遙感線,這是否用來接收宇宙的神秘信號?對此,學者解釋很審慎,他們認為這與早期的古蜀族王蠶叢有關,古載:蠶從縱目。這又帶出一個謎團:如果蠶叢是蜀人的祖先,他就應當是人,怎麼可能長出機械的“縱目”。古史中:蜀王杜宇乃“從墮”,即從而降。這是否意味著三星堆青銅文化的創造者真的是外來客?

這種法並非空穴來風,“青銅兵團”的製作工藝,就有著不可解釋的謎團。

不過張元今自然不是為了研究三星堆文明而來的,他隻要確認了這幾件東西的真偽就足夠了,剩下的事情,交給警察和研究專家去也就是了。

“這一次的鑒賞時間是二十分鍾,各位仔細看好了,東西絕對是好東西,千萬別看走眼了。雖青銅器目前國內拍賣的價格不高,但這幾件可都是精品啊。”胡裏一邊著,一邊讓出了一條道,讓有意的拍客們上前去鑒賞這幾件青銅器。

張元看了歐陽曉丹一眼,並沒有話,不過眼色卻很嚴厲,眼中的意思非常明確:“我去看了,你可不要亂話,否則我直接離開。”

這樣的意思,歐陽曉丹自然是看得明白的,主要是兩個人之前就已經有過類似的對話了。

“趕緊去吧,再不去好東西都被別人給看光了。”歐陽曉丹催促道。

張元整了整衣服,這才站了起來,朝著那幾件青銅器走去,買與不買,這個問題現在還不用多考慮。首先他得判斷這種東西是真是假才行。

三星堆文明的青銅器風格特點都非常突出,還是比較容易辨認的。

他一邊走,一邊腦子裏也在回放著來之前就已經大量補充過的相關資料。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有造型各異青銅人頭像,出土時麵部均有彩繪。而且在耳垂上穿孔,用以掛戴耳環耳飾,看來我們的先人很愛美的。除了這些青銅造像外,還有許多用祭祀的尊、等,有形態各異的各種動植物造型,其中被譽為寫實主義傑作的青銅雞、有在我國範圍內首次出土的青銅太陽形器等一大批精品文物。它們皆與中原文化有顯著區別,這表明三星堆文化不僅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亦是長江上遊的一個古代文明中心。從而再次雄辯地證明了中華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體的。

三星堆文物還填補了我國考古學、美學,曆史學等諸領域的重要空白。使得世界對我國古代文明需重新評價,三星堆文物中,高達.95米、集“扶桑”“建木”“若木”等多種神樹功能於一身的青銅神樹,其共分三層,有九枝,每個枝頭上立有一鳥,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鳥,而是一種代表太陽的神鳥。

被譽為銅像之王的青銅立人像、有麵具之王美譽、作為“縱目”的蜀人先祖蠶叢偶像的青銅縱目麵具,長達1.4米、作為權杖法杖的金杖。其器身上刻有精美和神秘的紋飾,兩隻相向的鳥,兩背相對的魚。並在魚的頭部和鳥的頸部壓一隻箭狀物,同時有充滿神秘笑容的人頭像。器身滿飾圖案的玉邊璋以及數十件與真人頭部大相似的青銅人頭像,俱是前所未見的。

這些特征其實就很容易可以作為參考,來判斷拍賣台上的這些東西是不是真的。

起三星堆文明,就不得不提一個人“蠶叢”。

蠶叢,又稱蠶叢氏,是蜀國首位稱王的人,他是位養蠶專家,據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樣是向前突起。頭發在腦後梳成“椎髻”,衣服樣式向左交叉。通常漢族傳統衣服為右衽,即向右交叉的。最早他居住岷山石室中。後來蠶叢為了養蠶事業。率領部族從岷山到成都居住。

在夏桀十四年,夏桀派大將軍扁攻打蠶叢和有緡氏,於是蠶叢跟有緡氏用美女來讓夏桀沒有打仗的心情,果然夏桀被美女迷惑後,宣布要回到朝廷。西周時期,蠶叢被其他部落打敗後,蠶叢的子孫後代,都各別逃到姚和雟,最後由新勢力魚鳧來結束這次戰爭。

神話中蜀人的祖先是“蠶叢”和“魚鳧”。蜀與“鐲”通,即野蠶。蠶叢“目縱”,居岷山下的石穴裏,蠶叢、柏砱、魚鳧三代都有數百歲,“神化不死”。他主要的功績是“教民蠶桑”。從《蜀王紀》到今日川西民間口頭故事都有很多這方麵的故事。《華陽國誌-蜀誌》中有著這樣的記載:有蜀侯蠶叢,其縱目。蠶叢,即蠶叢氏,是蜀人的先王。

“魚鳧田於湔山,得仙,今廟祀之於湔。“(《蜀王紀》)”魚鳧王田於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為立祠。”(《華陽國誌》)還有一個版的《蜀工紀》則:“(魚鳧)王獵至湔山,便仙去,今廟祀之於湔。”(引《禦覽》卷八八八)這就紿後來的學者和作家留了極大的想象空間。

蜀人的祖先,從“教民養蠶”的蠶叢到“教民捕魚”的魚鳧,到“教民務農”的杜宇,治水的開明,都和農業生產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