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八一章 縱有家產萬貫,不如汝瓷一片(1 / 2)

琺琅彩瓷,始燒於康熙晚期,盛於雍正、乾隆之時,多由宮廷如意館畫師所繪 ,秀美之極,也稱“古月軒”瓷,是皇室用器。

整件瓷器應該是被完美的收藏了起來,看起來梁老爺子也是個有心人啊,幸虧剛剛梁發這蠢貨在搬運的時候也沒有磕到,不然的話,如此完美的一件瓷器可就要糟蹋了。這件東西釉色鮮亮,包漿濃厚,應該是件大開門的傳世作品,並且曆代都有人把玩賞析,但是無論是哪個收藏者或者把玩的人,都很心地保護著這件東西,沒有讓它受到絲毫的損傷。

不容易啊,要知道這麼些年,地震什麼的自然災害可不少,再加上戰亂兵災,能保存到如今,實在是造化。

輕輕放下手中的琺琅彩瓷器之後,張元四下裏看了看,眼睛就盯住了那件汝窯的瓷器,能在這裏見到汝窯真品,實在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畢竟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中,汝窯可是排在首位的,而且存世作品不到八十件,大部分都存放在博物館之中,民間能見到的真品幾乎沒有,或者鳳毛麟角,少之又少啊。

“汝窯為魁”這句話是南宋人葉寘的,南宋人對北宋充滿了懷念和敬意。

一個飽讀詩書的民族被一個騎馬的“粗人”趕得渡江而另建家園,家當丟得差不多了,所以另一個南宋人周煇也對汝窯發出了“近尤難得”的感喟。

汝窯高就高在瓷器燒造時包含了哲學思考,北宋的皇帝及師傅們在文化需求上都不是等閑之輩,他們已發現瓷器可以更多地肩負使用之外的文化責任。誰知汝窯燒造成功後好景不長。徽欽二宗還沒欣賞完就丟失了江山,後來還丟了性命。南宋人把對祖宗的懷念寄托在為魁的汝窯瓷器之上,實屬正常。一千年來。汝窯的經曆已成為故事傳奇。

汝窯之所以珍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其在北宋是僅供宮廷使用的官窯,前後隻燒造了0年左右,它用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猶如“雨過晴雲破處”般美妙,溫潤古樸,南宋時就有文獻記載汝窯在當時就十分難得。宋元明清以來,汝瓷都被皇宮深藏,視若珍寶。民間因此也有“縱有家產萬貫,不如汝瓷一片”的法。

這件汝窯青釉葵花洗造型並不複雜,就是普通的筆洗,但是卻充分體現了宋代汝窯瓷器的特點,精美非常。

筆洗是一種漢族工藝品,屬於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之外的一種文房用具,是用來盛水洗筆的器皿,以形製乖巧、種類繁多、雅致精美而廣受青睞,傳世的筆洗中。有很多是藝術珍品。筆洗有很多種質地,包括瓷、玉、瑪瑙、琺琅、象牙和犀角等,基本都屬於名貴材質。各種筆洗中,最常見的是瓷筆洗。

這件瓷器直徑十三點五公分。六葵瓣花式,口略撇,上豐下斂。淺腹薄壁。棱角含蓄,器身隨沿起伏。圈足微外撇,底有細芝麻釘痕三枚。

汝瓷的典型特色是:“青如、麵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釘釉滿足。”而這件東西則完全是達到這些特點了,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張元沒有記錯的話,這東西應該是有過一段相當曲折的曆史,此件北宋汝窯青釉葵花洗與大英博物館所藏汝窯洗原為一對,同屬克拉克夫婦的收藏,196年兩人將其中一件捐贈給大英博物館,另一件出現在197年的法國展覽上。

由此不難推測,這對汝窯洗應在196年前便成為克拉克家的收藏。1950年克拉克先生辭世後,其夫人一直珍藏著另一件汝窯洗,直至1976年去世前數年才將其出售。極有可能她賣給了倫敦本地的古董商,再轉賣至日本繭山龍泉堂。

“繭山龍泉堂”是日本戰前知名的古董店,一度與山中商會齊名。它的創始人繭山鬆太郎就是憑著一件宋代青瓷鬲式爐,奠定了日後成為日本經營我國龍泉青瓷古董大商家的地位,他也因此在日本開起了他的古董店。為了紀念在我國因淘到龍泉青瓷而發跡的曆史,他將自己的古董店以“龍泉”命名。這件汝窯葵花洗被繭山龍泉堂珍藏數十年後,終於在香港蘇富比春拍高調出場。

而幾經輾轉,這東西居然就到了梁老爺子手中,最有意思的是,這一對筆洗竟然意外重逢,也就是現在擺在張元眼前的可是一對珍品,而不是一件,一般來,成對或者成套的東西價格上都是要昂貴很多的。

一般收藏的人應該都明白,流傳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東西,這期間曆經各種戰亂災,朝代更替,能保持完好無損就已經是奇跡了,要是能湊成一對,那基本上可以是奇跡之中的奇跡,無論是哪個收藏家見到了,都會欣喜不已的。

可惜的是這種情況基本上是萬中無一的,目前許多拍賣行裏拍賣的瓷器,要麼就是一件孤品,要麼就是本來一套的東西隻剩下一兩件了,甚為可惜,有成對的,那真得實屬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