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七一五章 苦盡甘來(1 / 2)

“想打獵那還不簡單啊,緬甸的黑熊還有不少,熊膽你估計還沒吃過吧,那玩意兒可是被稱作液體黃金的,還有熊掌,那種美味,簡直能讓你吃過一次之後就迷上了,嗬嗬,當然,如果你們是動物保護主義者的話,那就算了……”

楊耀山在緬甸出生,又在緬甸生活了很長時間,所以並沒有什麼動物保護主義者的想法,畢竟緬甸這地方,人吃飽都難,還談個屁的保護動物啊,政府都沒有立法,民眾更不會管了。;;

“我還是算了吧,要是吃上了癮,以後可是要出問題的。”張元雖然也不是什麼動物保護主義者,不過他畢竟是長在華夏的人,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影響,對於獵殺黑熊這種事情,多少有點抗拒,但他也不想聖母一樣地去教,那沒意思。

畢竟要知道一點,在緬甸和在華夏不一樣,在緬甸打獵那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楊耀山將打獵當成了一種貴族式的消遣生活。

那些所謂的發達國家不是口口聲聲要保護動物嗎?還不是照樣有自己的私人獵場,在很多地方,還開辟出了專門供人打獵的地方,到不準獵殺野生動物,估計在華夏,反而屬於最嚴格的了。

“張老弟,這就是你的不對了,知道什麼叫入鄉隨俗嗎?既然出國了,就不要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了,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再了,你是沒打過獵。不知道那種樂趣啊。”

張元笑了笑,沒有再什麼。自己這一次去帕敢的目的是為了寶藏,不定還真的會遇上黑熊這樣的野獸。到時候不開槍的話,死的就是他自己了,那種白癡的事兒,他是肯定不會去做的。

他可不是佛祖啊。

由於車突然遇到了一個陡坡,幾乎都傾斜了下去,所以車廂裏安靜了很多,楊耀山抓著扶手,也不敢亂話了。

張元看到楊耀山那好笑的樣子,忍不住偷笑了一聲。而後便將思緒轉到了別處,越靠近帕敢,翡翠礦也就越多了,借著夕陽的光輝,張元依稀可以看到忙碌的人影。

翡翠這種東西,雖然最早在周朝就有記載,在宋代的宮廷之中也藏有實物,但真正具有商業價值和市場,還是到了清朝乾隆以後。乾隆以前,我國絕大多數人還不知翡翠如何物,在雲貴緬甸一帶雖有人佩戴翡翠,但價值不高,加工製作的人也很少,工藝粗糙簡單,頂多也就是民間工藝品的水平。

乾隆是一個非常喜歡收藏的一個皇帝,在眾多的收藏品中,乾隆對玉又是情有獨鍾。為了製作心愛的玉器,不惜代價從幾千裏之外的玉產地運送巨大的玉石進京,這才有了現在的國寶“大玉海”,“大禹治水”。

由於和疆地區的叛亂,玉路阻斷,和田玉不能運入帝都,對玉的癡迷使乾隆多方尋找其他的玉石。這時翡翠開始進入了清代宮廷,宮中的治玉高手開始對翡翠進行研究和琢磨。

在短短的幾十年中,上品翡翠的價格上升了百倍以上。紀曉嵐在《約為唐草筆記》中講到:“記餘幼時,雲貴翠玉,當時不以玉視之,不過如藍田乾黃,強名以玉耳,今則以為珍玩,價遠出真玉上矣。”也就是,在紀曉嵐時,翡翠僅是大量各種玉石的一種,而在他晚年寫這本筆記時,翡翠的價格已經高於和田玉了。乾隆朝是翡翠價格上漲的第一個高峰期,上漲幅度在千倍以上。

乾隆後直到清末,高檔翡翠一直是皇家及貴族大賈熱衷擁有和顯示身份的貴器,這一階段皇帝、太後、皇後的墓中都有翡翠陪葬,但品質多為中等,原因是由於當時開采技術很低,純人工開采使得產出非常有限,即使是進入宮廷的翡翠中,好的也很少。

記載中有提到過的清代有名的翡翠不多,據慈禧墓中有一對翡翠手鐲非常好,老坑種滿綠,據傳後來由孫殿英送給了宋美齡。

還有就是榮祿的一個翡翠翎管,據形容是插在翎管中的羽毛“纖毫畢現”,翎管的厚度一般在-4毫米左右,而裏麵的羽毛能夠看得一清二楚,可知這件翎管一定是滿綠玻璃種翡翠,既是玻璃種,顏色一定不會太深,也就是現在最為收藏家推崇的玻璃種豔綠翡翠,據但是慈禧都頗為豔羨。

在帝都博物館玉器館展出的有榮祿的扳指、鼻煙壺,還有李蓮英的鼻煙壺。

帕敢地區是緬甸翡翠開采最早的地方,從十三四世紀的時候,就有了開采翡翠玉石的記錄。

人們常常到的翡翠傳入我國是在清中期前後,其實這是指翡翠大量被引進我國並已進行了批量生產的時間。而翡翠最初傳入我國的時間卻要早得多。

其實直到明朝,翡翠仍是可望而不可求的。

在帝都北部明十三陵的定陵中,陪葬萬曆皇帝的有大量的珍珠、寶石和精美的玉器,但其中沒有翡翠製品。

翡翠雖很早就見於記載。但這種能夠像磨墨一樣屑金的神奇的綠色寶玉直到清代才開始大量出現。這種產於緬甸北部的美玉傳入中原的過程還有一個有趣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