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零四八章 圓桌騎士和皇後的後裔(1 / 2)

其實古玩收藏市場的火爆,就真得未必是一件好事,很多人進入這個圈子裏頭,卻是完全充當了哄抬物價的角色。

這跟炒房團投資翡翠,房地產老板投資收藏其實是一個道理,原本平順的價格,因為這些人的盲目加入而打亂了原來的秩序,這些人不懂收藏啊,所以他們很多時候購買東西那都是極為盲目的。

張元在做節目的時候就認識過一個人,早些年是做金礦生意的,賺了點錢,後來也是非常順利,又成了民營企業家,賺的錢反正是花不完,覺得閑著也是閑著。

投資股票吧,覺得那玩意兒不靠譜,投資房地產吧,最近房地產好像也沒有以前那麼好賺了,結果就聽到了一個消息張元這位神羅集團的董事長是做收藏起家的,於是就生出了做收藏的想法。

這位老兄家裏頭也有個私人博物館,跟張元家裏頭的那個非常像,當然沒那麼奢華了,不過裏麵放的東西卻比張元的要多上很多,其中有曆代的陶瓷器、古代名人的書畫,清朝皇帝的禦璽,以及玉如意、時鍾、金塔、玉磬等宮廷陳設品,還有清代瓷器、漆器、玉器、牙雕琺琅、景泰藍、珊瑚、瑪瑙、琥珀、水晶、寶石、朝珠、木雕等等,甚至還有一些殷商時期的青銅器。

總數多達兩三千件,是博物館,那絕對名符其實了,比起張元那隻有十來樣東西的所謂博物館可強多了。

而這些東西,大部分都是從走私商和外國拍賣會上購得,大筆的資金流入到了洋鬼子的手裏。

對這樣的人來,是不是能欣賞這些古玩古董他根本不在乎,他要的是投資賺錢。買來的東西有升值的價值就行,你比如王思遠他爹,買東西也是不含糊。但他買那些玩意兒可不是為了收藏的,他根本就不懂西洋畫。尤其是畢加索的畫。

其實讓張元的話,畢加索畫才是真正意義上一次偉大的營銷,比起鑽石厲害多了。

你去問那些追捧畢加索畫的人,那畫到底有什麼好處,他們出來的理由大多都是千篇一律的,因為這些所謂的理由在網上一搜就一大堆。

可是真正有幾個人看懂了呢?反正在張元看來,那些願意高價購買畢加索畫的人,大多都看不懂。看懂的反而是那些不會買的人。

不是他們覺得不好,而是沒錢啊!

當然,張元絕不否認畢加索的畫的價值,可問題是像這種隻有極少人數人能欣賞的畫卻可以賣出那麼高的價格,這裏麵就是營銷的巨大能量在作怪啊。

嗯,話題扯得有點遠了,其實白了就一個道理,比起畫本身的價值,物品本身的價值,其實營銷才是王道。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元青花被認為存世的不超過三百件,而唐伯虎的畫最初也被宣傳存世不足二十幅。

可是後來呢,唐伯虎的真跡也是大批流出。這使得他的畫的價格也漸漸降了下來。

其實這種宣傳,要麼是有心人故意流出來的謠言,目的就是抬高自己手頭的東西的價格,要麼就是無知者憑自己的直覺得出的結論。

要知道,元青花這東西究竟存世多少,如何去判斷?有誰走訪全世界去調查過?不全世界了,又有誰能把中國的鄉村都走完,然後調查一下這東西到底有多少?

沒有!

大部分研究者所得到的數據其實都是那些洋鬼子為了抬高元青花或者其餘東西的價格而做出的營銷策略,起營銷。咱中國人比起老外還是要嫩很多的。

近代史上幾次成功的偉大的營銷那都是洋鬼子做出來的,咱不能不佩服啊。

比如鑽石。再比如麥當勞、肯德基,還有可口可樂。

洋鬼子就可以將這種速食推廣到全世界。還讓你們吃著覺得很榮耀,很時尚,再比如那可口可樂,實在的,比起以前產的汽水味道還不如,但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喝?一個道理,營銷!不喝可樂你還是年輕人嘛?

張元有理由相信,這一次的倫敦拍賣會上,一定也會出現大量被認為隻有一兩件,或者三四件的古董物品。國內一些鑒寶專家根據所謂的存世數量就敢斷定一件物品的真假,這其實是很不負責的做法,反正張元都遇到過好幾次了,一些被認為存世隻有一件的東西,卻出現了兩件,甚至三件,然後隻有一件被當成真品,其餘的都被認為是贗品,而可笑的是,那被當成真品的,反而是贗品,就因為它足夠特殊,與真品都不一樣,所以它反而成了最後的勝利者了,要不是張元果斷提出質疑,後來又提出了那贗品的問題,估計這個事情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會成為秘密吧。

也是多虧了張元的六字真訣,讓他知道了一些在古玩界流傳已久的所謂箴言其實根本就是謠言。

越是知道這些,他就越想通過一些手段把國外的東西搞回國內去,於是想了想對蛇麟道:“蛇隊,這個箱子裏的東西麻煩你今去交給拍賣會主辦方吧,不要用我的名義,記得在國外注冊一個空殼公司,然後利用這個公司的名義去拍賣,裏麵一共是十三幅畫,記得一定要心,這些東西可是價值十多億歐元的,別弄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