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零八三章 眼睛裏進了沙子(1 / 2)

這幅畫的作者郎世寧原本是一個意大利人,做了乾隆的宮廷畫家,郎世寧在宮廷內作畫,獲得了許多榮耀,不但超過了其他歐洲傳教士畫家,而且令眾多供奉宮廷的中國畫家也無法望其項背。◎,

他最有名的還是那幅《百駿圖》,甚至被認為是中國十大名畫之一。

郎世寧的畫彙聚了油畫和國畫的特色,又有自己的特殊之處,西方人不太喜歡,但是中國人卻很喜歡,尤其是乾隆很喜歡。

張元對於郎世寧這個人也挺感興趣,他的畫自然也喜歡。

不過真要起來,最讓張元感興趣的,其實還是那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卷》唐摹本,那東西可是張元一隻糾結的東西啊。

《女史箴圖》現有兩個絹本,一本現藏故宮博物院,專家認為是南宋摹本,藝術性較差;另一本藝術性較強,更能體現顧愷之畫風與《女史箴圖》原貌,專家認為可能為唐人摹本,為大英博物館收藏。

唐本的《女史箴圖》於1900年,八國聯軍焚燒頤和園之際被英軍大尉基勇鬆盜往英國,後存大英博物館。不過這個東西見到的人不多,恐怕沒有人知道,這畫其實是屬於兄弟會所有的,而英軍大尉基勇鬆的後人也是兄弟會的成員之一。

於此《女史箴圖》高4.8厘米,長48.厘米,橫卷。原有1段,因年代久遠,現存《女史箴圖》僅剩9段。

《女史箴圖》唐代的摹本。神韻最接近顧愷之的原畫,因而被後人奉為經典摹本。它曾被許多文人墨客收藏過。畫麵上可以看到項子京題記,唐弘文館“弘文之印”。還有宋徽宗趙佶瘦金書《女史箴》詞句11行。

畫本身及裝裱部分壓有宋、金、明、清內府藏印,及明清曆代收藏者的私人鑒藏印。

可惜的是,為減少開卷,大英博物館將《女史箴圖》攔腰裁為兩截,裱在板上懸掛。由於《女史箴圖》更適合平放而非懸掛,已經出現了掉渣情況。

另外,由於相關知識的欠缺,與大量其它的書畫一樣,《女史箴圖》在重裱時由館方以日式裝裱取代。由此,明清時期文人留下的題跋都被殘忍無情地裁剪下來,形成了曆史斷層。

大英博物館對於《女史箴圖》的裝裱被其稱為“日式折屏手法”。應用了“日式折屏手法”的《女史箴圖》自入藏大英博物館至今約百年,已經能夠看到明顯的開裂與掉粉的“病征”。海內外藝術史學者與文物保護人士對此基本都持否定態度,對文物受到傷害無不表示遺憾。

此種裝裱與保護古代書畫的做法,在中國的博物館並未有所發現。將中國古代書畫割裂成幾個部分並且裝裱在木板上的做法,無論是在上浦博物館,還是帝都故宮博物院或台.北故宮博物院都是絕不可能發生的。

大英博物館的《女史箴圖》,英國人按照西方的形式來對這個作品進行了改造。按照處理油畫的方法。把這個《女史箴圖》一段一段就截下來了。

以前張元聽到這個事兒的時候,都忍不住要大罵一句“王八羔子”,簡直就是糟蹋東西。

他就是越想越生氣,到底誰一直西方保護中國文物保護得更好來著?

這他娘也叫保護?簡直就是糟蹋。赤果果的糟蹋!

顧愷之創作的《女史箴圖》,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筆法如春蠶吐絲。形神兼備。

他所采用的遊絲描手法,使得畫麵典雅、寧靜又不失明麗、活潑。畫麵中的線條循環婉轉。均勻優美,人物衣帶飄灑。形象生動。女史們下擺寬大的衣裙修長飄逸,每款都配以形態各異、顏色豔麗的飄帶,顯現出飄飄欲仙、雍容華貴的氣派。

至於這個人,就不必多了吧,顧愷之估計隻要是但凡念過書的人,應該都聽過。

除了這幅畫之外,其餘的畫作,以及明四家的畫作,還有大量珍惜珍貴的瓷器。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東西還不是全部,甚至隻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在兄弟會的收藏館裏,不知道還有多少這樣的好東西,張元真是恨不得全部都搶回去,然後放到自己的私人博物館裏賣弄,免得繼續被這些洋鬼子暴殄物了。

如果《女史箴圖》已經讓張元足夠驚訝的話,那麼《洛神賦圖》,就更讓他目瞪口呆了。

這圖國內的收藏版本不少,但最早的也不過是宋代的摹本而已,可是這封郵件裏麵的《洛神賦圖》,卻是唐代的摹本,這在國內還沒有一件,不能不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