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一九二章 曲線購買(1 / 2)

“沒錯,我懷疑他們跟這一次的青銅禁丟失案有關係,這個莫邪真得是糊塗了,他在國內做了這麼大的案子,還不趕緊跑路,居然如此淡定,真以為沒人能治得了他了嗎?”張元憑直覺和經驗就知道,警方肯定已經開始調查這個事兒了,隻不過為了避免打草驚蛇,應該是暗中調查才對,自己是絕對不能攙和進來的,不然就是自己找不痛快了。←,

“那麼現在就是確定不要了?那兩麵青銅鏡也不要了?”

實在的,老於掌櫃還是覺得有點可惜的,畢竟那兩麵銅鏡他也是識貨的,二十四萬買下來,轉手一賣就是數百萬啊,就算張元並不打算買賣這些東西,放到博物館裏展覽也行。

可是他也知道,正如張元所的,這種事情是不能輕易交易的,因為一不心,就可能會涉入到一個讓你後悔莫及的圈套之中,那樣子就麻煩大了。

張元的謹慎,其實是最正確的打算,然而人就是這樣,總是會有貪欲在作怪,也有僥幸心理在作祟啊。總是會想,萬一對方不會被抓呢,那這樣子錯過機會不是就浪費了嗎?

在這一行,還有那麼一句話叫撐死膽大的,餓死膽的,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啊。

老於掌櫃沒有張元的地氣,所以他無法通過地氣來壓製自己的貪欲和僥幸心理,此時有點想法,也屬於正常。

“老於掌櫃,這些東西都不能碰。青銅鏡雖然買下來也問題不大,可是就怕警方順藤摸瓜。到時候咱們可就麻煩大了,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咱們以後就不要跟這些人打交道了,至於那雞血石印章,如果他們拿錢來買的話,就出售,沒錢的話就留著,咱們也沒什麼損失,不過看對方那急切的樣子,應該會籌錢來買的,這東西放不壞。不著急……”

張元覺得自己有必要叮囑老於掌櫃一番,畢竟人都是有貪欲的,他也不例外,隻是他因為見過的寶貝多了,再加上有地氣存在,所以能夠控製而已。

“好吧,老板你放心,我會按照你的做的。”老於掌櫃點了點頭道。

見老於掌櫃似乎還有些困惑,張元歎了口氣又道:“其實老於掌櫃。我之所以不想跟這些人打交道,就是因為曾經接觸的盜墓賊多了,知道這些人的底細,很多事情。真得非常麻煩。其實一般情況下,團夥作案,就算被抓了。也不會出事兒,然而是獨行俠。一旦被抓,沒有人搭救。可能會供出所有買過他東西的人。”

“當然,這隻是一般情況,但這一次比較特殊啊,那可是重器,這種東西不是想蒙混過關就能蒙混過關的。”

其實這番話的時候,張元心裏頭卻在考慮暗中讓人與莫邪接頭,比如他在英國的手下,這樣跟他撇清關係,就算日後被查出來,那也是外國人買去的,根本沒法追根究底,至於東西為什麼會在他那兒,他完全可以是從國外買回來的,雖然很多人不認同這種讓古玩歸國的方式,認為炒高了價格,但也不至於會被認為違法,所以他肯定是不會有事兒的。

但這事情他不能讓老於掌櫃知道,甚至不想讓身邊的熟人知道,畢竟是個麻煩事兒,越少人知道越好。

當然了,他之所以敢這麼做,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理由。

莫邪這個團夥,其實是以一個縣城為據點的,而這個縣就跟他們縣是挨著的,叫銅縣。

周秦文化的發祥地關中西府文化積澱甚厚,地下文物豐富,一直是盜墓賊青睞的重點地區,從而產生了盜賊這個行當。到1世紀,民間地下盜墓活動呈猖獗之勢,盜墓賊人數越來越多,僅在銅柱一個縣,就活躍著一支0000餘人的盜墓大軍;他們盜墓的手段越來越高明,膽子越來越大,對地下文物的探測也越來越廣。

甚至這些盜墓賊裏頭,還有好些都是過去張元的學同學、初中同學,所以他回家的時候,也聽這些人吹過牛,就是有關盜墓的事兒。

據銅柱縣誌記載:“銅柱大墓葬較多,被盜嚴重,據現已發掘的較大的諸侯、官紳墓葬多已被盜。秦公一號大墓盜洞47處,發掘後,無棺可啟。明嘉靖時,太仆寺少卿趙時吉墓亦被盜。民國初,駐銅柱軍閥黨毓琨曾組織兵丁四處盜墓,攫取古物。民間也有俗稱‘揭墓賊’者,晝伏夜出盜墓,現間或亦有之。”

大概十多年前,銅柱縣紙坊鄉,稀世珍寶宋瓷床被盜墓賊挖掘出,這件稀世珍寶高約1.米,光潔如玉的瓷床上躺著一個瓷孩,瓷孩子頭下枕著一個瓷枕頭;盜墓賊出土後並不知道它的真正價值,以4.5萬元賣給了文物販子,這個文物販子原想以50萬元的價格賣給另一個文物販子,但中途反悔,因為他打聽到如果販運到香港,這件文物可以賣到150萬元,他想賣到更多的錢,但他忘記了文物地下交易的規則:隻能一次**易,也隻能與一個人交易。談判成功後絕不能反悔。事後誰也不認賬。那個沒有得到文物的販子把他舉報了,於是這件稀世珍寶被警方截獲了,幾個從事販運和盜墓的人受到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