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三三七章 手爐和香筒(1 / 2)

“在手爐的底部,有四個篆字,‘張明岐製’,從做工和材料看,這個手爐當為真品。 ..”

劉老頭道。

陳老大看了看那手爐下麵,果然是有這麼四個字,於是就隨口問了一句:“你的這個張明岐他是幹什麼的?”

“張明岐是江浙人,活躍在明朝萬曆年間,是當時江浙一帶打製手爐的名家。

張明岐打製手爐和別人不同,他在選材時就十分注重,要選用上好的紅銅做材料。

在製造手爐時,不用傳統的鑲嵌和焊接工藝,隻使用榔頭,一點一點敲擊出來。

這樣精細的做工,打製出來的銅爐子,非常結實耐用,即便使用再久,也不會開裂。

尤其是爐子上的銅罩子,絲很細密,但是很堅固,用腳在上麵踩都不會變形或者斷裂。

張明岐製作的手爐之所以受人歡迎,是因為他做出來的手爐質地優良,無論裏麵的炭火多麼旺盛,手爐的外壁都不會燙手,並且保溫效果也好,傳熱性能較為持久。

在古代,手藝人的社會地位極其低下,到明清時期,稍微有些改觀,我們看古董上的很多題款都是明清時期的。

不過,即便如此,也並非在所有的器物上都能見到作者的名字,有題款的都是一些名家。

所以,這隻有張明岐題款的手爐彌足珍貴,價值要高出同時代同類器物許多。

相傳隋朝時,隋煬帝下揚城,當地的官員進貢給他可以暖手的‘手爐’,之後,手爐便流行開來。

手爐常見於隋唐,盛行於明清,在清代末年,取暖的器具多起來,手爐便漸漸淪為曆史塵埃。

《紅樓夢》第六回,寫劉姥姥進大觀園,好不容易見到王熙鳳,見王熙鳳一身綾羅綢緞,富貴堂皇,‘端端正正坐在那裏,手內拿著銅火箸兒撥手爐內的灰’,那是怎樣的風情和優雅,可惜,現在已經見不到了。”

“老東西還挺講究,隻可惜沒用了,聽你這話兒的意思,這手爐還真是個稀罕玩意兒,白蘭地,把這東西也收了。”

陳老大聽劉老頭的話並非胡八道。

他看人還是很準的,不然的話,不可能混到今的地位。

“陳老大,我已經過了,我這帳篷裏的東西除了家具之外你們隨便拿走都是古董,是你們不信的。”

劉老頭感覺自己已經命不久矣,所以他很想讓這些人趕緊離開,這樣的話,他最起碼在臨死之前能夠給張元打個電話,讓張元過來照顧他的的孫子和孫女。

哪怕是將來送到福利院去也行,隻要別凍死餓死了。

可是陳老大似乎並不在意他的著急,讓阿三和白蘭地等人心翼翼的翻找著東西。

“這什麼破玩意兒,長得可真醜!”

阿三隨手扔了一件東西到地上,剛要用腳去踩,卻被劉老頭給攔住了。

“不敢踩啊,那可是寶貝!”

“寶貝?”

陳老大從地上撿起那東西仔細看了看,還真看不出什麼寶貝來。

“那是香筒,就是燒香用的那種,不過屬於古董收藏品,千萬不能亂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