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五七二章 撿漏神話(1 / 2)

按理,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張元理應全力爭取把它們弄到手,不管多高的價錢也不能放棄。 ..

然而此時的他,心裏頭卻非常平靜。

因為他明白。

如果被西川的這種舉動嚇住了,那麼接下來不管買什麼東西,恐怕對方都會獅子大開口的。

他可不想被宰。

當然被宰還是事兒,如果不能把這些東西帶回去,他心裏頭可不痛快啊。

換了別人,眼看著古籍善本被撕,肯定都要急瘋了吧。

可張元不會。

隻要東西還在這裏,通過補字訣,他就能夠把這些撕壞的東西給修複了。

西川的這種做法,不僅僅無法迫使他花費高昂的價錢購買,反而會導致他出的價更低。

“斯蒂芬·貴諾,你就能容忍這個日本人在這裏胡亂撕書嗎?他這不是撕書,而是在撕你的錢啊。”

張元道:“我本來打算用五萬美金把這些東西收走,但是他撕毀了其中兩本非常關鍵的書籍,我隻能出三萬美金了,如果繼續,我會出的更低。

等他全部毀了這些東西,我就不會要了,現在還是跟你商量,不過待會兒,恐怕就得是你來求我買了!

張元撿漏很多,知道的事情也多,對於這種事兒,經驗是最足的。

再加上他六字真訣的協助,區區西川想跟他鬥,那純粹就是雞蛋碰石頭。

現在的問題就是,張元想撿漏,而西川不願意讓他撿漏。

大眾收藏,最吸引人的神話之一,莫過於撿漏。

從上世紀9年代開始,關於撿漏兒的文字就不斷在媒體上亮相。

有些靠著買賣古玩了財、出了名的人,就是靠著製造自己如何撿漏兒的神話,來為自己做造神運動。

最初的那批收藏愛好者,撿漏兒是有可能的,因為8年代還不興收藏,甚至還沒有人敢自己喜歡收藏。

那時候最富也不過是個萬元戶,炫耀吃穿還來不及呢,誰有閑功夫、閑錢,往那上麵扔?

活錢死物是那個時代一般大眾的理財心理。

隻有少數人,出於某種愛好,沒事兒的時候,買兩件自己喜歡的舊東西玩玩兒。

最多也就花十幾二十塊的,這在人們眼裏就已經是高消費了。

9年代,特別是後期,舊東西開始成為大眾追逐的理財工具。

於是,8年代買來的那些沒人要的破爛,就都成了好東西,拿出來一賣就是幾百幾千元。

一夜之間,手裏的破爛身價百倍,多大一個漏呀!

撿漏兒的文章就是從那時候開始風靡的。

神話,是忽悠大眾的最好手段。

沒有神話,大眾會迷失方向;有了神話,大眾手裏的銀子就沒了方向,都圍繞著撿漏兒升值轉了。

筆下“撿漏兒”要誇張,收藏點舊東西,沒事的時候,拿出來把玩把玩,如果餘興尚在的話,拿起筆來,寫上幾句,應該是件很好玩的事情。

但凡傳下來的那些所謂藏書記、藏畫記之類的玩意兒,如果仔細去翻的話,你也許會現,古時候的人真的很可愛,也很優雅,那裏麵絕少提東西是如何買來的,今後能不能保值升值就更沒有了。

明末清初,有人為了收藏,可以把家裏的田產、當鋪全部賣掉,就為了能把自己喜歡的舊東西買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