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五七六章 李老的收藏(一)(1 / 2)

目前出現的被認為是屬於地會係統的錢幣,大都在江浙發現,但江浙並不是地會十分活躍的地區,而地方性幫會卻很多。

這似可從江浙地區特殊的錢幣文化中去進行探討。

總之,地會本來就是一個分散的民間秘密結社,從其現存史料來看,會內並無鑄錢的習慣,對於自身錢幣的樣式也是在較晚時期出現的會簿中才有具體記載的,而且即使會簿中明確描繪的錢樣也沒有實物出現。

從地區上看,地會活躍的閩粵地區也沒有品種繁雜的地會錢幣出現。

因此,我們大體可確定,除非地會有建立政權或準備建立政權,一般不會鑄造會錢。

對於出現的一些莫知其詳的錢幣,不宜貿然斷定其為地會錢。

張元並不是否定這些錢幣的價值,它們很可能具有我們現在還不了解的特殊價值。

既然地會鑄錢的法比較牽強,那麼對背文的第三種補充,也就缺乏依據了。

再者,“唯吾知足”花錢至少有六七個品種,大厚薄形態各不相同,麵文雖均為篆書,但在風格構形上各有千秋;背麵除光幕外,尚有合背、紉佩、福祿壽喜、藏泉行布及滿文“太平”等字樣。

在諸多“唯吾知足”花錢中,但有人認為此錢係清代地會聯絡用的暗語錢,應釋為:“知、地知、我知,足矣!”

可是地會是反清複明的秘密社團,為何在有的“唯吾知足”錢背文中會使用滿文呢?民間私鑄品也很難鑄出如此精美的錢幣來。

在背麵的字樣中,含義很多,並不一定和佛教有關,因此我們讚同第一種法。

古代藝術品的價值,除了它的年代、稀缺性,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它的爭議性。

任何一種藏品,都是一種文化的結晶,都蘊藏著政治、經濟、曆史、民俗、宗教、哲學、美學、工藝等多方麵內涵,體現一種獨有的精神特質,隱藏著一些曆史未知的秘密。

收藏和研究的過程,實際上是還原曆史的過程,也是自我人格完善的過程。

藏品不在於它價值貴賤,而在於你對這個品類的癡愛,熱衷於探索其中秘密和思想,收藏和研究花錢,你的收獲就在其中了。

起收藏古錢幣,張元不免響起了一位相當厲害的剿匪英雄。

他於新中國成立當參軍,曾經是一位戰功卓著的剿匪英雄,轉業後考入帝都師範大學中文係,畢業後一直從事教育工作。

60歲退休後傾注滿腔熱忱致力於中國古錢幣的收藏和研究,以微不足道的價錢收購中國古泉五十名珍中的40種和全部七大名品以及100多種一級珍品,極具傳奇色彩的收藏經曆被傳為佳話。

在當代中國古幣收藏界,今年已75歲高齡的收藏家李成誌以其豐厚的藏品聞名。

迄今為止,他已收藏曆代古幣500餘枚,重量達5公斤。

在1996年和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泉目錄中收錄了古泉五十名珍,而他的藏品中囊括了其中的40種。

此外,他還擁有一級珍品100餘種,每枚一級品的價值都在1萬元以上。

按照有關專著標注的參考價格計算,李老收藏的全部古幣價值在150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