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五七八章 外行也能鑒定古董(1 / 2)

對於張元來,如今有了這些古董錢幣,倒是不用等到李老駕鶴西去,便可以收藏不錯的古幣了。

他曾經在國內的時候就因為一次意外得到了大量的古錢幣,所以在神羅博物館裏頭,是有古錢幣的專業展廳的。

這些東西弄到手,自然也算是不錯的收獲了。

“五千美金,這些破錢幣我要了。”

張元現在什麼都要加個“破”字,無非就是想讓斯蒂芬·貴諾這心裏頭好受一點。

否則的話,這家夥隻怕是不會把東西賣給他了。

“張先生你可不能忽悠我啊,我是個外行,不懂這些古董的,剛剛讓西川君離開,就是因為信任你啊。”

斯蒂芬·貴諾笑著道。

“你這話就不對了,誰告訴你外行就不能鑒寶啊?”

張元道:“自從有鑒寶節目以來,古董市場開始熱鬧起來。

一些鑒定古董的門道和術語,諸如‘掌眼’、‘打眼’、‘蚯蚓走泥紋’都變得婦孺皆知。

但實際上。

這是一個很危險的現象。

廣大群眾對古董的熱情與日俱增。

但對真贗古玩的鑒識能力,卻一直處於很低的水平。

古董這個行當,水很深,需要長年累月的實踐經驗加理論知識,任何一個門類想搞明白。

沒幾十年功夫下不來。

好在上有好生之德。

給咱們這些外行人留了一條活路,叫做知識盲點。

所謂知識盲點,是指一些文史上的常識、細節。

這些東西大家耳熟能詳,實際上卻和想象中不一樣,形成了一個知識結構的盲區,不留神就會犯錯誤。”

這可不是張元忽悠人的話,關於這一點,可是絕對有道理的。

如今市麵上假貨很多。

大部分都是低仿品。

造假者水平不高,做工粗糙,經常會露出一些常識性破綻。

隻要我們掌握一些知識盲點,就能夠覺察到這些相對醒目的破綻。

不致上當受騙。

比如,李白有一首詩,叫《靜夜思》。

這詩大家時候都背過,而實際上,這首詩的原文不是我們熟知的那個版本。

在宋代洪邁的《萬首唐人絕句》裏,原詩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到了明代,《萬首唐人絕句》被修訂了一下。

第三句“舉頭望山月”改成了“舉頭望明月”。

到了清代沈德潛的《唐詩別裁》,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改成了“床前明月光”。

到了蘅塘退士編撰《唐詩三百首》,把這兩句修改綜合到了一起。

如果有人要賣給你件屏風。

是明代的,上麵刻著《靜夜思》全詩。

你過去一看,發現它第一句是“床前明月光”,那可以直接把這假貨扔出門去了。

再比如,陸遊有一首《示兒》,也是眾人皆知。

它開頭一句“死去原知萬事空”,其實最初的版本寫的是“死去元知萬事空”,因為在明代之前,“原來”、“原知”都是寫成“元來”、“元知”,元字做本來,起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