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七六九章 傲慢議員,笨蛋管家(1 / 2)

男人掏出一塊大洋,拿著杯子馬上走了。

女人很高興,按今的法是精神物質雙豐收,既不用擔心那位男人的性騷擾,又有一塊大洋的收入,何樂而不為?她至死也不會知道,她被人撿了漏。

那隻杯子七轉八轉,最後賣了一萬大洋。

故事二:也是在建國前的帝都。

一個老太婆賣酸梅湯,盛湯的是一個明代的大海碗。

老太婆當然不知道。

一個路過的古董商看到了,他想,如果直接向老太婆買碗,會引起她的警惕,即使花高價交易也不一定做得成。

正好此時有一支送葬的隊伍經過。

古董商靈機一動,他先走進送葬的隊伍,然後又從隊伍中擠出來。

對老太婆,大家渴著哩,你這碗湯全賣給我多少錢。

雙方好了價,古董商問,這碗咋辦?

老太婆,你們喝完了再送回來。

古董商,喝完了再回來,我就趕不上隊伍了,能不能這樣,這碗算個價,我給錢,你再買個大新碗。

老太婆嘀咕道,現在買個新碗好貴啊。

古董商給了老太婆夠買兩個新碗的錢,生意成交了。

這隻五彩大海碗是大明嘉靖年製的官窯瓷器,後來賣了多少錢,不知道。

但與它同時期的一件五彩大罐,000年的拍賣成交價是4400多萬元。

故事三:廣省中城市有個藏家,是一個收藏錢幣的發燒友。

1998年月初,他從一北方來粵錢幣販子一堆舊銅錢中購得一枚“銅山通寶”圓型方孔古銅幣。

這枚古錢幣在字體、形狀、孔穿等方麵都與中國古錢十分相似。

陶先生查遍了中國所有的錢譜和有關曆史書籍,沒有關於這枚錢幣的記載。

他又查日本的錢譜,終於,在日本1984年出版的《日本貨幣型錄》和1998年出版的《日本貨幣商品目錄》查找到了有關信息,書中雖然沒有圓形方孔錢的圖樣,但有長方形圓孔的“銅山至寶”古錢幣的記載。

陶先生有一股刨根問底的精神,他為了證實和研究這枚古錢幣的曆史,於同年月用日文連同實物照片分別給日本國大藏省造幣局造幣博物館、日本銀行貨幣博物館、日本東京“古仙堂”錢幣研究會等有關方麵連續發出六函要求查詢。

陶先生得到了熱情的回複。

日本大藏省造幣局造幣博物館館長井上正已先生和日本中央銀行貨幣博物館給陶先生複函,告知了日本在江戶幕府時期曾試鑄過圓型方孔銅山通寶銅錢,但隨後全部燒毀的事實。

連日本的專家們也是第一次在照片中看到它,時隔不久,日本東京古仙堂研究會會長羽場光一郎專程從東京趕到中城,觀看這枚“銅山通寶”。

日本方麵為何燒毀所有的“銅山通寶”?

據陶永廣先生考證,是因為銅山通寶的試鑄時期,正逢日本江戶幕府時代的“攘夷運動”,而銅山通寶圓型方孔,是典型的中國色彩,很可能是這個原因被否決和燒毀了。

長期以來,日本學術界一直否認“攘夷運動”中有“排華”存在。

陶永廣通過考證認為,這枚銅山通寶,是對日本部分學者否認“攘夷運動”中有“排華”之事實存在的有力批判和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