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零二二章 官印(1 / 2)

田老板臉色變得煞白一片,但他到底是個厲害人物,並沒有因此而失去方寸。

倒是那田老爺子已經嚇得渾身發抖,不出一句話來。

田老爺子原本隻是一個農民,因為兒子的升官發財而得到了別人高攀不得的地位。

他那裏承受得了這麼可怕的事情啊。

這老田家其實是非常迷信風水的,因為他們家之所以能夠興起,正是因為風水的關係。

田老板的老家在東山萊城。

萊城的東北方向三十裏處有座大山,叫作夾嶺,夾嶺裏有一峪道,在峪道之中有個地方叫大堂口,在清朝以前,沒人知道這大堂口曾經是一處風水寶地。

夾嶺上懸崖峭壁、林木茂密、荊棘叢生,在險峻的大山中有一條峪道,這條峪道被稱為“七上八下”,就是朝著正北方向走到最高處是七裏路,然後轉折一直往東北方向到山腳下是八裏。

在峪道最高點,也就是“七上八下”的轉彎處東側,有一塊能夠容納幾十人休息的平地,如同細長的蔓莖上結出一個碩大果實般突出在道的旁邊。

在平地正上方有一塊約長五米、寬三米、高一米的巨石兀立著,巨石上方的右側正立著像官府大印的一尊圓柱石,一條溪水將巨石包在中央。

在這“平原”的長方形巨石上,那個像官印的圓柱石,整個布局就像縣衙審判案件的大堂一樣。

在前清年間由於旱及蝗災,安省一帶三年無收,很多百姓都離鄉背井到外地逃荒要飯。

其中,有一對姓田的母子也是一路北上、沿路乞討,終於來到山東地區,由於山東地區也鬧饑荒,母子二人便繼續北上來到了夾嶺,順著崎嶇狹窄的峪道前行。

當走到大堂口時,五十多歲、身患重病的母親竟倒地而亡,年僅十二、三歲的兒子哭罷死去的母親,又含淚用手在大堂口的平地上,一把土一把土地挖掘了一個坑。

一位路過放羊的老者,非常同情這落難的孩子和剛剛過世的母親,便脫下蓑衣裹住遺體,並幫助孩子將老太太草草掩埋。

田家孩子千恩萬謝告別放羊老人,在母親墳前三跪六拜後,哭著離開大堂口,一路乞討回到自己的家鄉。

田家孩子回到家鄉後,便給大戶人家放牛、放羊為生。

在他放牧的路上要經過一家學堂,生聰慧的田家孩子,會時常在教室外麵聽先生講課。

有一次先生讓自己的學生背誦前一傳授的課文,十幾個學生竟沒一人能背誦,正在此時,田家孩子情不自禁的把課文完整流利地背誦下來。

聽到聲音的老師非常驚訝,看到這個放羊的孩子是如此聰明,在得知孩子的身世後,便把他收留下來。

田家孩子在先生幾年的精心教育下,陸續通過鄉試、殿試,最後被皇帝冊封為當朝的三品大員。

田家孩子做了三品大員後,總會在每年的清明到大堂口給母親上墳祭拜。

幾年後,更加飛黃騰達的田家孩子,決定要把自己的母親遷回安省老家和父親合葬。

這一年的清明,田家孩子帶領遷墳的隊伍浩浩蕩蕩來到母親墳塋前,在三跪六拜、燒紙燎香等隆重齊全的遷墳儀式過後,便輕輕打開母親的墳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