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三七一章 九龍玉帶(一)(1 / 2)

張元以前也收藏過一兩件玉帶,但都沒有眼前這個展櫃裏琳琅滿目。

單單玉帶這一項,就足足有數十件之多。

玉帶也稱玉銙,是鑲釘有玉飾片的革帶。

其玉飾片有各種形式,有方形、桃形、長方形、一端半圓(腰圓)等形狀,玉帶主要是由銙和鉈尾兩部分組成,鑲在帶身的飾片稱作“帶銙”,鑲在帶末端的圓首矩形玉片稱作“鉈尾”。

唐代玉銙多為方形,也有腰圓形,邊棱微微向內傾,呈麵底大狀,銙麵中心上凸,與邊緣同高,除光素者外,大部分為淺雕技樂人、飛、鳥獸、行龍,其中技樂人多為當時西域地區胡人形象,這反映了當時的中外友好往來。

這些玉帶板背麵四角有穿孔,可以綴附在衣帶上,佩帶這種玉衣帶是官場禮服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上層統治者係腰所用,並以帶板的質地、紋飾、塊數不同,來表示品級的高低。

唐代有明確的用玉帶製度。

《新唐書·車服誌》記述:

其後以紫為三品之服,金玉帶銙十三;

緋為四品之服,金帶銙十一;

淺緋為五品之服金帶銙十;

深綠為六品之服,淺綠為七品之服,皆銀帶銙九;

深青為八品之服,淺青為九品之服,皆瑜石帶銙八;

黃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銅鐵帶銙七。

不過,張元將目光投向了展櫃之中的一件玉帶,卻露出了訝然的表情。

“這個怕不是唐代的玉帶,而是宋代的九龍玉帶!”

他看到這玉帶,心中是極為驚喜的。

關於九龍玉帶的傳,他聽了不止一次。

時候爺爺幾乎都給他講,簡直不厭其煩。

那個時候也沒什麼故事可聽,他就把這九龍玉帶的故事牢牢記在了心裏。

話靖康二年,金兵攻陷都城汴梁,俘獲了宋徽宗和宋欽宗。

隨後金兵繼續南下,一路燒殺搶掠,沿途各州軍民紛紛前往江南逃難。

這年夏,一支金軍氣勢洶洶撲向明州城,把它圍得鐵桶一般。

明州兵微將寡,知州又貪生怕死,隻守了幾就投降了。

金兵一窩蜂衝進城,開始挨家挨戶仔細搜查,似乎在捉拿一個很重要的人物。

且明州城東門,住著個靠賣炭為生的林老漢。

這林老漢六十開外,孤身一人,雖然家貧如洗,但為人十分仗義。

金兵搜城時,林老漢正在屋裏做飯。

忽然,院門被人敲得咚咚響。

林老漢扒著門縫往外瞧,隻見一個二十來歲的夥子慌慌張張地站在門外。

林老漢估計這後生遇到了急事,便“吱呀”一聲開了門。

後生一頭紮進院子,衝林老漢倒頭便拜,氣喘籲籲地:“我叫趙坤,乃是宗室子弟,如今命懸一線,請老伯救我!”

林老漢嚇了一跳,忙問:“趙官人,你有何急難之事?”

趙坤朝院門外一指,驚恐地:“金、金兵要抓我!”

此時,外麵人喊馬嘶,兵器的撞擊聲、軍士的吆喝聲已由遠而近。

林老漢明白了,金兵滿城搜捕,就是為了捉拿麵前的這個趙坤。

想到這兒,他環顧四周,不禁雙眉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