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三九五章 不如貓(1 / 2)

“茅屋並不密閉,似乎還能感覺到從窗戶和屋門口傳來的一陣陣寒風。

我和衣而臥,頭上包了兩件抓絨衣,羽絨服壓在被子上,終於給自己營造出了一個勉強可以睡眠的環境。

也不知道何時,終於迷迷糊糊地睡著了,隱約聽到耳邊幾聲幽遠的鳥鳴。”

“為什麼喜歡在終南山修行的人多?”

蕭峰銳忍不住又問了一句。

“因為終南山的氣場好啊。”

“那什麼是氣場啊?”

蕭峰銳又道。

張元笑道:“氣場這個詞很奇妙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氣場,環境和大環境也都有氣場。

中國的金木水火土五行,跟氣分不開。

氣也影響我們人的性格特質。

五行之端,是以稟地五行之氣而生,為萬物之主,配二儀以為三才。

老子雲:‘陰陽精氣為人,氣有厚薄。’。

然受氣者各有多少,受木氣多者,其性勁直而懷仁,受火氣多者,其性猛烈而尚禮,受土氣多者,其性寬和而有信,受金氣多者,其性剛斷而含義,受水氣多者,其性沉隱而多智。

所以,想要增加哪個方麵的氣質,可以從補足這個五行的氣入手。

道教裏麵把氣分為三種:祖氣、元氣、宗氣。

宇宙最初的氣為元始道氣,它無處不在。

腎藏的先之精化生為元氣,為人最根本的氣。

宗氣則是後之氣,是由穀氣和清氣相結合產生的。

過勞的話,損傷的就是先的氣,如果不注意調養,失掉了就很難再補回來。

現代人經常生病的原因就是在於隻關注後的氣,不關注先的元氣和宇宙的氣,自然養生是事倍功半。”

張元盡量用比較簡單的話來向蕭峰銳解釋。

“聽起來還真是夠玄乎的,咱們還是別這些霧裏雲裏的東西了,反正我也聽不懂,你的事兒。”

反正鬥法會也沒開始,蕭峰銳跟這裏的人又不怎麼熟悉,也就能從張元這裏聽到幾分樂趣了。

張元點了點頭繼續道:“翌日清晨,我起得很早。

同住的道兄早已起床,在茅屋外打掃竹葉,準備生火做飯。

眼前的落葉已有一堆,顯然她已經收拾了很長時間。

灶台旁她曬的柿餅紅通通地掛在繩子上,看上去就很好吃的樣子。

‘師兄,我聽竹葉可以泡茶喝,您怎麼就掃走了?’我跟她開玩笑。

‘樹上多得很呢,想喝茶直接去摘就行,不用撿地上髒葉子。’

好吧……這樸實的對話也透出了一股土豪的風格。

在子午峪,我們每隻吃一頓飯,早飯和午飯合在一起,晚飯基本不吃。

這個雖然有修道的原因,跟現實的條件也有關係。

冬日短,又在山上,太陽升起來的時候已經要八點左右。

整個的茅庵沒有電,隻有一口燒柴火的鍋,既要燒水熬粥,又要炒菜擀餅,全部忙活下來,最少要兩三個時。

所以大家一般都是要到上午10點半左右才吃早飯,倒是跟西方的brunh(早午餐)有異曲同工之妙了。

早飯吃的是道長自己種的蘿卜和白菜。

趁著師兄在茅屋旁的灶房裏乒乒乓乓地切菜,我們跑去道長的房間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