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六四八章 倒吊(1 / 2)

可能有人要問了,贔屭由何而來?

為什麼會有這種像龍又像龜的神物?

從圖騰上來看,贔屭的形成大概和上古社會的原始崇拜有關。

這個部落,當是以龜圖騰為主,以龍圖騰為輔,於是龜身龍首的贔屭便成了這個部落的族徽,後來雖然融入華夏民族,但卻保留了自己的特色。

從文化上來看,贔屭大概和我國位居北方的神獸玄武有一定的曆史淵源。

根據古書記載,玄武“為龜蛇,位在北方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

在我國較早的文化中,龍和蛇是統一的,龍便是蛇,蛇便是龍。

漢代的大文學家張衡在《西京賦》中,有“綴以二華,巨靈贔屭,高掌遠蹠,以流河曲,厥跡猶存”句,看來,在漢代便有“贔屭”這種稱呼了。

而根據三國時的學者吳薛綜對《西京賦》的注釋“贔屭,作力之貌也”可知,在當時,贔屭便是力大無窮的代名詞。

贔屭既然愛馱石碑,為什麼會馱著一座塔呢?細細想來,也是理所當然。

贔屭為龍子之一,又是玄武的變體,是古代的神獸,由它馱著的東西肯定是根基紮實,四平八穩,不倒不塌的。

而塔是我國的宗教建築,最早是用來存放佛像、佛經、佛骨和僧人遺體等神聖物品的。

後來,隨著塔在我國的流傳開來,更多的被賦予降妖伏魔的含義,像明代作家吳承恩撰寫的神魔《西遊記》中,李靖便被稱作“托塔王”,手托寶塔;

在民間傳《白蛇傳》中,白蛇所變化的白娘子便被鎮壓在雷峰塔下,而在革命樣板戲《智取威虎山》中,“寶塔鎮河妖”就已經成為土匪之間的暗語,可見,寶塔鎮妖的法流傳甚廣。

下麵是喜愛負重的神物贔屭,上麵是鎮魔降妖的象征寶塔,鎮宅伏魔、保衛家中平安的意味十分明顯。

當然最妙的是,這件青銅器它並非後世的作品,雖然不是商周的,但卻是三國時期的玩意兒。

再加上雕工精細,上麵還留有一段文字,雖然模糊不清了,可以張元補字訣的能力,自然是能夠修複完全的。

這東西的價值,那絕對是不一般的。

張元給簡單估了個價,最少也值個七八十萬人民幣。

盡管跟他以前得到的那些東西沒什麼可比性,可這東西它足夠稀有啊。

“不知道辛佳迪警長,這東西是從什麼地方弄來的?”

張元一邊看,一邊笑著問道。

“哎,不瞞你,這是以前英國人走的時候留下的東西,我們就給收了,也不知道是什麼,如果張先生喜歡,那就給您了。”

辛佳迪急忙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啊。”

張元想了想,英國人當時不光是在中國有殖民地,而且在阿三國,也是大麵積的殖民。

這東西從中國到阿三國,也不是沒可能的。

“那就多謝了,不過我可把醜話在前頭,鬧鬼的事兒,我未必能夠解決,這東西你還送嗎?”

他這自然是戲弄辛佳迪了。

就是要看看這家夥有沒有誠意。

辛佳迪愣了一下,旋即便哈哈笑道:“張先生笑了,就算無法成功,隻要您盡力了,這東西依然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