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3章 蝗蟲過境(1 / 1)

“師父,咱們下一步去哪?”

阿牛聽到黑無常說山府即將大亂不由得想起清人經常在北邊挑起戰事,說不定與他們有關。

柳知緣思索一會,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最近行善積攢的功德勉強回到過去的水平,可回沂水把本命柳樹一起搬走。

“咱們回去沂州。”

“好,小墨、阿南啟程了!”阿牛對著在遠處玩鬧的孩子們吆喝一聲。

“好!”阿牛和小墨就跑回來了。

“誒!慢點慢點!”

此去路途遙遠,好在柳知緣有法力傍身,連人帶馬車一起傳到了沂水縣郊區。

去年秋季幹旱,幸得下雪緩解一些旱情,且今年春雨綿綿讓大家感受到生的希望,但黃河卻仍然斷流,所以今年春季在青州、兗州之間有大批蝗蟲孵化。在蝗蟲所過之處,春景化秋景。一切能吃的東西,甚至是畜毛都被啃噬一空,逐漸飛向沂水縣邊境。

村民們每天的晚飯甚至加上了蝗蟲,但吃的人有的頭暈嘔吐、有的昏迷抽搐,竟有甚者易子而食。

駕車時阿牛看著滿地啃噬草木的蝗蟲心痛不已,今年種下麥苗的種子剛冒出頭,就被吃光了,又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了。

柳知緣活了五百年,山府這片地區隻要黃河幹涸斷水,就會有蟲災來襲。他庇佑縣城百年,但今年這樣糧食短缺的樣子還是他第一次見,頓時也是頭痛不已,那位故神又在奉命作惡了。

一行人回到柳仙寺休整,為了在路途中追捕鬼怪,不得不一路舟車勞頓已經讓大家疲乏到了極點,收拾了鋪塌就地躺下或坐下休整。

柳知緣和阿牛建立契約後,他雖然不再是沂水的守護神,但在此地享受五百年的香火,對這裏有像故鄉一樣的眷戀深情,不由為此地的人們感到擔憂。

到了夜晚一輛馬車駛來,從上麵走下兩人帶著祭祀用的東西來到這裏,對著被火燎地半黑的神像發出祈願。

“信男馬謙,是沂水縣令,求柳仙保佑,今年蝗災早日結束。信男願終身為柳仙貢獻香火。”

柳知緣聽到聲音,在暗中一看,一個微胖高大,麵若玉盤的男子正在蒲團前對著自己熏得焦黑的石像祈福,行三叩九拜之禮,原來他就是去年上任的縣令。

也算的此人倒黴,剛上任一年就逢天災頗多,一點政績都還沒有。他衣著樸素又不像一個貪財戀權的男子,算是個好人。

馬謙跪拜完,就和隨從一起走了。回到衙署躺下後,他仍然輾轉難眠,迷迷糊糊地入睡後,竟夢到一條河,沿著河走看到了楊柳樹下有一個釣魚的讀書人,他穿戴著高帽和綠衣,背影高大,一派名士風骨。

他想看清他的麵目,可竟怎麼也走不到他邊上。

“你可是今日來去見我的沂水縣令?”那背影沒有轉頭,卻在和他說話。

馬謙欣喜若狂,心知是白日的祈福被神明聽見了,忙說:“正是小輩,求您庇佑沂水百姓!”馬上跪了下來,卻被一股力量扶住。

“我有治災妙計,你可願一聽?”

“願意!求您告知!”如今蝗災將至,有神仙相助,馬謙求之不得。

“明天縣城西南的大道上,有一位婦人騎著大肚子母驢前來,她就是蝗神。哀求她,蝗災便可免除。”

馬謙聽到這一句話後,眼前白光一現,竟清醒過來,發現已經是第二日了。

他忙趕著招來侍從,準備好酒菜香火之前,這些東西生怕自己侍神不周,匆匆忙忙地趕往城南去了。

在路上擺好了供桌,馬謙左等右等了半天,隻見過往行人形形色色,那騎著驢的身影卻遲遲未見來。

侍從也是摸不著頭腦,眼瞧著日漸黃昏,縣令拋下了一日政務,跑到這裏祭拜神靈,不由擔心縣令是否為政務繁忙而昏了頭發了瘋。

黃昏來臨,馬謙站了一天腿腳酸麻,遠遠看到真有一人騎著大肚驢子緩緩而來,從衣著看來還真是一個女子。

她出塵絕色,麵若桃花,梳著的發髻隻被一根步搖簪子和翡翠玉麵發冠及飄帶點綴,身著一件棕紅藍色相配的西域飛天衣裳,一條褐色的披帛在風中飛舞,她的身後隱隱聽見蝗蟲群飛來的聲音。

馬謙立即點上香,捧上酒,在道旁跪拜迎接。

“咦,你這凡人竟看得見我。你這是在幹什麼?”她側目疑惑問道。

“小輩乃是沂水縣令,求蝗神娘娘法外開恩,放過沂水人民吧!”馬謙說著馬上扯住了她的牽著驢的韁繩不讓她走。

“你能看見我,必定是得了神仙指點,你且說出是誰。”她怒目而視。

馬謙不敢看她,顫顫巍巍地說:“是柳仙說的。”

“可恨柳秀才多嘴多舌,泄露了我的機密!我就讓他以身承受,我不損傷莊稼行吧。”她喝了馬謙的三杯酒,騎著母驢奔跑,轉眼不見了。

連蝗蟲也跟著向柳仙廟飛去,留下馬謙暗自為柳仙擔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