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9章 孤獨的中國 動蕩的克什米爾(二)(1 / 1)

按板塊構造學說分析,喜馬拉雅山脈就是板塊衝撞抬起的部分,而下切的印度洋板塊就形成了南亞次大陸,從定義上理解,這就是個地理“囚徒”,克什米爾就是地理“鎖鏈”的平緩地帶,這條通道與瓦罕走廊連接能進入中國,向北可以到中亞,西南向可以進入伊朗高原,當年的許多僧侶在這條路上穿行,無數的商人往來不息,大唐知道了天竺,中亞喜歡上了香料,群山目睹了拜火教的消逝。克什米爾蒼涼的大山依舊沉默。

克什米爾的穆斯林多,可富裕的幾乎都是印度教徒,華美的神廟,襯托著清真寺的冷色,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有大量的穆斯林遊擊隊存在,這也使得這個地區持久的動蕩,與中國宗教本土化不同,印度是一個本土宗教化的國家,有個叫蘇納克的人,從英國回印度就抓緊回神廟拜一拜,可見宗教影響之深,傳說甘地隻有一隻木雕的猴神傍身,清貧樸素,就是這樣一個信仰如此眾多的國家如此好戰,領土的爭端耗費是巨大的。當年鄧公一道命令裁軍百萬,第二次又裁五十萬,鑄劍為梨,靠著這驚人的魄力,一心抓生產建設,才有今天的盛世中華,印度龐大的軍隊,如果象鄧公那樣有勇氣止戈建設,和平崛起,文解糾紛,克什米爾,藏南對峙就不會激化,穩定的發展空間才能經濟騰飛,可惜這不是印度的選項。

克什米爾有許多時候,被印度政壇當作轉移矛盾的手段,競選時也會將克什米爾、藏南等事務當工具,這也階段性加重了克什米爾緊張的局勢。這種緊張局勢有時會逆向傳導到國內,使國內的民族矛盾,攻擊清真寺或神廟的事件時有發生,這種對立的氣氛,更不利於地區的穩定,三國在克什米爾的軍事投入是巨大的,此外還有俾路支人在西側不時的襲擊,巴基斯坦塔利班也很活躍,這更加重了緊張局勢,阿富汗在北京使館開館建交,有利於該國俾路支族的穩定。前幾章已說明,從這裏可以看出中阿建交對地區局勢有很大影響。

克什米爾這塊“年輕”的高地資源十分豐富,許多礦藏,儲量高,品質好,想像一下,隻要和平解決或擱置爭端,在此建一個三方不設防的自由貿易區,利用印巴的勞動力,中國的基建,三國的市場,以中巴走廊為軸,以印度平原北部為麵,形成放射性的經濟扇麵,止戈止爭,發展搞錢,民族矛盾會好很多,印度的旁遮普邦和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緊鄰克什米爾,因為發展機會,宗教衝突也不穩定,將它納入到經濟圈中,有了錢賺,矛盾會減輕很多。這種美好的願景,隻要努力,會實現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之爭無非是權之爭,利之爭。如果是氣之爭,意之爭,那是革命,是信仰。克什米爾之亂主導的是前者。

在這個風雲際會的時代裏,想讓世界亂的是美國,是歐盟,是靠五十年代戰時製造發達的日本,是波音、雷神、洛馬身後的資本,它們最喜歡扔幾個肉骨頭或點一把火,讓窮國弱國亂鬥,遞刀收錢,卷你家產,幾個世紀以來從未改變過,“後人哀之而不諫之,使後人複哀後人也”,克什米爾之局,正解是和與談,亂源是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