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2章孤獨的中國 永遠“不合格”的中國(1 / 2)

在西方人眼中,中國就是一個永遠不及格的壞學生。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那時的西方人認為中國是一個貧窮、破爛、落後的社會主義國家,對西方世界構成一種威脅。而俄羅斯的前身蘇聯,也將我們視為社會主義陣營中的跟班和小弟,對我們的旅順港提出領土要求,並試圖建立聯合艦隊,與美國進行陣營上的對立。

在 20 世紀 50 年代後期及 60 年代初,中國開始既不靠西方,也不靠東方的蘇聯,選擇了自主獨立的發展道路。那時的艱難可想而知,我們除了蘇聯援助的 158 個項目外,可以說是一窮二白。原有的舊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時留下的落後產能,與世界工業發展的節奏很難匹配。就連我們的小鄰居朝鮮和蒙古,都過著相對優越的生活。朝鮮已經實現了農業現代化,蒙古的大街上跑著嘎斯車,使用著蘇聯的產品,而我們隻能捧著一個“破爛的大瓷碗”,在旁邊默默喝著自己勉強維持生命的“粥”。

70 年代初期,我們終於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1972 年,隨著基辛格通過葉海亞渠道與中國接觸,尼克鬆訪華,我們與西方陣營那種絕對的對立,從意識形態、文化和社會製度上的絕對對立,開始逐漸走出來。但蘇聯仍在我國邊境陳兵百萬,虎視眈眈,中華民族並未獲得應有的安全感。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我們開始教訓對我們挑釁的越南。同時,我們與美國以及西方的合作窗口逐漸打開,我們真正走向世界,那時的中國,底子仍然非常薄,隻能承接世界上最髒、最累、最苦、汙染最重的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國人就像土地上的長工,幹著最卑賤的活,付出最艱辛的努力,隻能用 1 億件襯衫來換一架飛機,隻能在低端產業鏈中苦苦掙紮,是一個不太起眼的勞工,在整個世界的分工體係中處於最底端。在那時,他們認為中國隻是一個地位低微的勞動力密集型大國,普通的大國而已。

但是中國沒有選擇,隻能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一步一個腳印地負重前行。從最底端、最苦、最累、最髒的活中,慢慢完善我們的工業體係。其實,建立完整的工業體係並非國家發展中最重要的環節,科學技術才是關鍵所在。當時,我們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誌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中國從 20 世紀 60 年代初期開始奮發圖強,自我提高,並不斷提升自己的科學技術水平。

我們努力的過程,在西方國家眼中,不過是一個鄉巴佬的掙紮而已。想要做出一些成績,還得依靠他們,仰仗他們,需要他們的技術。於是,到處卡我們的脖子,以“巴桶”為代表的一些世界規則,就像繩索一樣套在我們的脖子上,使我們進行產業升級的道路異常艱難。

盡管在西方人眼中,我們隻是一個勞動力密集型的普通國家,但我們從未忘記努力。那時的他們,第一是嫌棄我們的落後,但又需要我們廉價的產品。因為在 20 世紀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歐美已經基本放棄了自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尤其是美國和西歐。在他們的結構設計中,隻要把握住先進技術和高端產業,就可以把利潤微薄的所有中端及低端產業都推向中國。因為中國是一個穩定的政治體,擁有充沛的勞動力和良好的社會組織性,於是他們把我們從一個長工升格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仆人”。

在他們眼裏,我們的價值就在於我們勤勞肯幹,能高效率地生產出他們所需的生活必需品而已。在心理上和技術層麵上,他們認為我們第一不可能超越他們,第二我們的發展是仰賴他們的市場,第三他們可以用技術壁壘和扭曲的彙率來進行剝削和壓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