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92節(1 / 2)

忽而道,“且慢。”

倉謖回頭。

“未知越姬現下如何?”鄭姬頓了頓,道,“穆夫人與我,皆是擔心。”

“越姬仍在囹圄之中。”倉謖道,“還未定罪。”

他向鄭姬點頭一禮,轉身而去。

鄭姬坐在車上,若有所思,目光有些微不定。

“鄭姬,回宮麼?”旁邊的寺人問道。

鄭姬看看他,收回視線。

“回宮。”她端正坐好,神色如常。

*****

倉謖離開延年宮之後,乘上馬車。他想了想,望向高陽宮的方向,卻令馭者往高陽宮去。

他如今的官職就是郎中,身上有符印。守宮的衛士雖不認得他,但看到符印,還是入內通報。

倉謖立在車前,高瘦的身形,在太陽底下顯得有幾分桀驁。麵對周圍人投來的好奇目光,他不躲避,也不回應,隻看向宮殿四周的高牆。

白堊的宮牆雪雕玉砌一般,宮殿的屋簷,寬厚而不沉重,飾以彩繪,四角輕盈上揚,如同羽毛華麗的大禽展開的翅膀。

這就是楚國的宮室,與庸國的宮室風情迥異。

幾個月前,庸人做夢都想領著大軍來到,將它焚毀,踩在腳下。

可是幾個月後,隻有他站在了這裡,作為一個郎中。

倉謖行事,一向不喜歡計較得失,唯一讓他感到後悔的,隻有子閔的死去。他也並不會為什麼事執著,他會去幫助伯崇,亦不過是為了給子閔報仇。而自從他找到了子閔的墓,他覺得,有什麼變了。

他隻欠過兩個人的情,一個是子閔,可他已經死了。

另一個,就是那個如今被他們稱作樊姬的女子。

倉謖覺得,要是子閔知道他主動去要求做一個女子的家臣,大概會以為自己喝醉酒聽錯了,然後嘲笑他吧?

想到子閔的臉和語氣,倉謖的唇角露出一絲苦笑,心中卻是平靜。

這時,一名郎中走出來,說宮中有請。

倉謖頷首,整了整衣冠,昂首入內。

*****

阡陌在高陽宮中並不閒著。年末將至,司會府和各處倉府忙得雞飛狗跳。經過蘇從的再三勸說,楚王終於同意讓阡陌幫忙。

不過,因著刺客的事,他不許阡陌離開高陽宮。司會隻好令人將計要送來,請她核算。

阡陌正忙著,楚王下了朝回來,一臉喜氣。

“明日穿戴漂亮些,”他坐到榻上,一把將她摟過來,吻吻頰上,“明日寶鼎入社,與我去觀祭。”

阡陌訝然,想起來,蚡冒之鼎原本就是要安放到大社去的,明天正是卜問好的日子。

楚人好巫,楚國的祭禮一向隆重熱鬧,阡陌也很想去看。但她想到自己的身份,有些猶豫。她跟楚王還沒有正式成婚,現在住在高陽宮裡,已經招人議論,再跟他一道參加祭禮,阡陌擔心太招搖。

她把自己的顧慮說出來,楚王卻不以為然。

“你道楚人像中原諸姬那般迂腐,凡事要論個名位?”他捋捋她的頭發,“國人都知曉寶鼎得以出水,是你的功勞,若你去不妥當,還有何人妥當?”

阡陌訕然。她從寺人渠嘴裡知道,自己獻策撈鼎的事已經傳得人盡皆知。她一直懷疑這是楚王有意為之,如今看來,九成不假。

正說著話,寺人來稟報,說倉謖求見。

二人皆是訝然。

“他來做甚?”楚王臉上的笑容隨即淡下。

“說是為刺客之事。”

聽得如此,楚王有些猶豫,看看阡陌。

阡陌這兩日也想著此事,心中一動,對楚王說,“莫非有進展?”

楚王雖不情願,還是讓寺人將倉謖召入。

天氣雖冷,太陽卻是大。

倉謖還未進殿,就看到了坐在榻上的阡陌。

當然,還有楚王。

見倉謖來到,阡陌露出微笑,楚王則是一貫的麵色無波無瀾,隻在他到近前的時候,才將目光掃來。

倉謖規規矩矩地行禮,“拜見大王,拜見樊姬。”

他就算低頭也中氣十足,楚王的嘴角撇了撇,看看阡陌,少頃,淡淡道,“免禮。”

阡陌瞅他一眼,問倉謖,“郎中來見,未知何事?”

“乃為樊姬先前遇刺之事。”倉謖道,“大王令我細查,有些疑問,須問於大王與樊姬。”

“有何疑問?”

倉謖正襟危坐,“請問大王,當日大王令人往宮中接樊姬,可是臨時起意?”

楚王訝然,片刻,答道,“正是。”

“未知大王下令之時,身旁有何人?”

楚王想了想,有些不耐煩,“當時江邊雜亂,寡人如何記得許多。”話才出口,他忽而想起,自己當時下了馬車去找蘇從,身旁的人……

“郎中何意?”阡陌似乎想到了什麼,忙問。

“臣以為,此事與越姬無幹。”倉謖道,“所有證物,皆不足證越姬便是主使。其一,那尋得銅符的宅院,若是刺客落腳之所,再是隱蔽,也必有起居生活之跡。而臣在宅院中搜尋,皆是陳年舊跡,可見那些所謂刺客之物,不過匆匆棄於此處。其二,越姬若殺樊姬,其險之大不言而喻,無論成敗,必受追查,又怎會將銅符這般顯眼之物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