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章 欽天(1 / 2)

謹以此文向《僵屍道長》、《盜墓筆記》、《鬼吹燈》係列致敬!

姑妄言之姑聽之,不喜聽之自走之。

何為欽天監?

一說,欽:代表皇帝。天:天象,天氣。監:監督,監察。

二說,欽:觀察,觀測。天:天氣,天象。監:官名。

史料上有明文記載欽天監這一官職的誕生,演變。是從秦朝開始到南朝。太常所屬有太史令天時顯幣。到了隋朝,欽天監一職名叫太史曹。隋煬帝一時興起將“曹”字改為“監”字。成為了太史監。

兩代隋朝被唐朝所滅,唐初將太史監又改成太史局,後麵曆代皇帝,閑的蛋疼又根據個人喜好,將太史局改成:秘書閣、渾天監察院、渾儀監、秘書省。到了726年也就是開元十四年,唐玄宗李隆基,這位當了太上皇還操心朝廷大事的大忙人,將欽天監從秘書省中分裂出來,又叫回了太史局,歸秘書省管轄。

而到了758年李顯覺得自己這個老爹把持朝政幾十年,根本不給自己這個現任皇帝一點臉麵看,再加上自己老爹日漸老去,再不蹦躂幾下,以後史官沒法記錄下自己的豐功偉業。心思一活,漸漸伸出自己的手,試探性的將太史局改成了司天台。

無奈安史之亂,敗光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這位日漸西垂帝國的家底。話說到了五代殘唐,宋初司天台又被改成了司天監。到了明朝,洪武三年,也就是1370年,馬臉朱元璋將司天監正式改成了欽天監,並允許洋人加入。直到孫文挑起辛亥革命,一舉掀翻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這回一直得到清閑基本上沒怎麼改名字的欽天監到此真正消亡。

而我們的故事也就從這個時間點上講起,不過先容我賣個關子,讓我把話題扯得遠點。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有儒家,墨家,法家,雜家,農家,小說家,陰陽家、明辨家等。三天一小辯,五天一大辯,欣欣向榮。戰國七雄,眾所周知。齊、楚、秦、燕、趙、魏、韓、以及無數個小國。同樣閑的蛋疼的六國齊、楚、燕、趙、魏、韓六國君主準備舉行個聚會,六個大boss全都在邀請的範圍內,偏偏少了秦國。這秦王秦孝公臉皮也挺厚,大老遠的派人問話:“你們請了那麼多人,為啥不請我?”六國君主哈哈大笑:“你個占據蠻夷之地的蠻子,怎麼能和我們這些開化之地的君主相提並論?

也許後世南方文人嫌棄北方文人汗臭如牛的緣由就由此而來。

秦孝公這貨受了六國君主的嘲笑,這可不得了啊,人家好歹是一國君主,怎麼能受這奇恥大辱?於是秦孝公準備勵精圖治,最後他遇到了一個人:“商鞅”,徙木立信!一直出現在後世曆史課本上的“商鞅變法”一課之中。

商鞅這人是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這貨鼓吹小罪重罰,連坐製度,戰功封爵。一時間,秦國民風變得及其彪悍,為後來秦國一統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

當然商鞅這舉嚴重觸犯保守派的利益,秦孝公死後,最大的保護傘不在,商鞅不得善終,當然這事不在我們討論範圍之內。

我要說的是嬴政,這位身世成謎,從一生下來就被史書記載:“胸骨高聳,泣聲如狼嚎虎嘯”的典型富二代,接過老祖宗的重擔,在內有法家李斯定國,外有王翦、蒙恬破城攻國的情況下,擺脫“合縱”的尷尬場麵,在“連橫”的情況下時不時在別國的背後捅上幾刀子,最後滅了嘲笑過他祖先的六國,建立秦朝,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外儒內法,君權空前的加強到了一個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