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九十七章 湘西行(1 / 2)

姑妄言之姑聽之,不喜聽之自走之。

時值春末,原本京城之內被酣暢淋漓的春雨澆個通透,人們躲在屋簷之下或煮濃茶一壺,或浮三大白小心翼翼的看著陰雲滿布的天空,猜測著何時天氣會徹底轉暖。

那身體怕寒的老人更是裹上了厚厚的裘衣,放一張太師椅在一家庭院台階之上,身邊有一石桌,石桌之上有一套茶具,名貴的紫砂壺中剛剛泡開上乘的鐵觀音。

茶具旁邊有一鳥籠,鳥籠之內有一半大虎皮鸚鵡,眼睛滴溜溜得轉動,精明異常。

老人磨砂著手中造型古樸憨態可掬的茶壺,花白眉毛垂出一截,似是在回憶以前。

當初老人買下這品相不凡的鸚鵡,圖的是一個解悶,子女各自成家,老伴兒近幾年又是撒手人寰,一個人住在這麼大的宅子裏也確實寂寞的厲害。

老人買來鸚鵡之後就當一個寶貝給供起來,吃喝拉撒更是一手操辦,根本不讓那些毛手毛腳的下人接手,一句句教它說話,可是幾個月下來,那鸚鵡就是不肯叫上一聲兒。老人也是性格豁達,盯著籠中撲棱棱的鸚鵡:“我老了也不喜歡說那些廢話,越來越喜歡清淨,你估計也不喜歡說那浪費口水的話,咱爺倆挺對脾氣,以後就做個伴兒吧。”

籠中鸚鵡機靈得看了一眼從空中掉落的雪花,眼皮眨上幾下,居然是極具靈性:“下雪啦,下雪啦。”

城外一輛馬車之上,兩個車夫一老一少,駕著車悠悠哉哉的出了城門,車內兩個年紀相差不大的兩個姐妹。

年老車夫就是趙璧安,年輕的車夫是方然。姐妹兩個自然是大小葉子。

至於楊欒卿和楊素娥爺孫倆,在那天方然出了紫禁城後將事情大概原委講於了楊欒卿。楊欒卿則表示自己得一身本事不會傳於楊素娥,這一行水太深,不希望她一個姑娘家家的出入險地,吃著無妄之苦,幸好自己家底厚實,倒也不怕自己撒手人寰之後楊素娥舉步維艱。

至於去處,京城自然不能繼續居住,爺孫倆早早的收拾細軟直奔朔州。

臨行前笑著對方然說:“我年歲大了,人這一老就無比思念年輕時的家鄉,講究一個入土為安。一別朔州數十載,歸去之時心中反倒是誠惶誠恐。”

人一上歲數所講之話也就越大深入人心,但卻也更加使人生出悲涼之心。

楊欒卿的父母都葬於朔州,而自己並無家室,父母在哪裏,自己的根就在哪裏。

再說朔州那座涼亭之中葬著王鵬和自己的師父劉半仙,自己也是時候回去為為那孤零零得兩人帶著人氣,活氣,有些故事沒人提起就不代表一定會忘記。

臨行前,楊欒卿在楊素娥的攙扶下顫顫巍巍的上了馬車,回頭看著一旁孤零零的方然,故作輕鬆道:“這麼多年了,你也應該安定下來了。”

一旁的楊素娥眼睛通紅,看著方然:“大哥哥,你一定要來看我和爺爺哦。”

方然笑著答應下來。

馬車越駛越遠,消失在晨霧之中,方然依舊站在那裏,不曾離開。

將前後原委講於大小葉子,兩位倒也是出奇的平靜,並未有太大的反應。

方然並未提到自己已經到了飛升的邊緣,隨時有可能羽化登仙。

大葉子握住方然的手腕,堅定的眼神看著眼前局促不安的方然。

小葉子則是簡潔的說道:“你去哪裏我去哪裏。”

姐妹兩個坐在馬車裏說著悄悄話,而方然在一旁駕著馬車,緩緩向湘西走去。

趙璧安不知從哪裏竄出來,拉著韁繩看著方然傻笑。

方然知道趙璧安想幹什麼,自然是不肯停留。

而趙璧安則是臉皮極厚張口就來:“兩個兒媳啊,方然不讓我上來。”

姐妹兩個羞紅著臉掀開簾子,看到那個大大咧咧的趙璧安,又看向方然,疑惑的問道:“咱,咱爹?沒聽你提起過啊。”

馬車底下的趙璧安則是樂開了花:“還是兒媳說話好聽,我真是她爹,不信你問。”

三言兩語糊弄得姐妹倆,開開心心的鑽回馬車。

方然看了一臉無賴的趙璧安:“你打算賴上我了?”

趙璧安丟給方然一個小酒囊:“聽說過黑焰燈麼?”

方然搖了搖頭。

成吉思汗統一草原之後,一路揮軍西征,一度將華夏疆域拓展到歐洲多瑙河沿岸,世人在驚奇馬背之上蒙古騎兵的驍勇善戰之外,還有一個好奇就是,是什麼樣的資源能夠支撐的起西征軍源源不斷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