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百四十八章(1 / 2)

什麼力量推動各民族前進?

有些傳記史家和個別民族史的史學家認為這種力量乃是英雄和統治者天賦的權力。按照他們對曆史的闡釋,曆史事件的發生完全是由拿破侖之流、亞曆山大之流的意誌所決定的。這類史學家對推動曆史事件的力量這個問題的回答,隻有當普天之下隻有一位曆史學家,而且隻對每個曆史事件加以闡述的時候,才算是令人滿意的。可是,一旦不同國家不同觀點的史學家論述同一曆史事件的時候,他們的各種答案便頓然失去一切意義,因為他們對這種力量的理解不僅各不相同,而且常常是完全相反的。一位史學家說,某一事件是由拿破侖的權力造成的;另一位史家說,是由亞曆山大的權力造成的;而第三位卻說是由第三個某某人的權力造成的。此外,這類史學家甚至連解釋某人權力所依據的力量的時候,也是彼此矛盾的。波拿巴派的梯也爾說,拿破侖的權力是建立在他的仁德和天才上的,共和派的朗弗裏則說,他的權力是基於他的詭詐和對人民的欺騙。這類史學家互相攻訐,使人們無法理解產生曆史事件的力量究竟何在,甚至連什麼是曆史的本質問題都提不出任何像樣的答案。研究各國曆史的通史家,似乎覺察到專題傳記史家對造成曆史事件的力量的觀點有欠公允,他們不承認這種力量就是英雄和統治者的天賦的權力,而認為這種力量是各種各樣不同傾向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世界通史家,對描述一場戰爭或者征服一個民族的問題,他們不是從某一個人物的權力上尋找原因,而是從與事件有關聯的許多人物的相互作用中尋求原因。

根據這種觀點,曆史人物的權力既然是由許多力量互相作用而產生的、似乎就不可能再把它當作造成事件的力量了。可是,世界通史家多半仍然把權力視為一種促成曆史事件的力量並把它作為事件發生的原因來看待。根據他們表述的觀點,曆史人物是他那個時代的產物,他的權力隻是不同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而曆史人物的權力是一種造成事件的力量。例如,革飛努斯①、斯羅薩②以及其他一些人,時而證明拿破侖是革命的產物,是一七八九年思想意識的產物,等等,時而又幹脆地說,一八一二年的遠征以及別的他們所不喜歡的事件隻不過是拿破侖的錯誤意誌的產物,而且,一七八九年的思想意識發展之所以受阻也是由於拿破侖的獨斷專行所致。革命思想,普遍的情緒產生了拿破侖的政權,而拿破侖的政權又壓製了革命思想和公眾的情緒——

①革飛努斯(1805~1871),十九世紀德國史學家、文學史家。

②斯羅薩(1776~1861),十九世紀德國史學家。

這種奇怪的自相矛盾並非偶然。這種情況不僅到處可以見到,而且世界通史家的論著從頭到尾都是由這一係列矛盾構成的。這種矛盾之所以產生,是因為通史家一走上分析矛盾的道路,就半途而廢了。

要把幾種分力組成一個合力,則合力必須等於各分力的總和,世界上的通史家們從來就沒有恪守這個基本條件,因此為了要說明合力,在找不到足夠的分力的情況下,隻得假設還有一種影響合力的不可解釋的力量。

專題史學家在論述一八一三年遠征或者波旁王朝的複辟時,很直率地指出,這些事件是由亞力山大的個人意誌所造成的。但是通史家革飛努斯斷然否定專題史學家的這種觀點,他極力證明、一八一三年的遠征和波旁王朝的複辟,除了由於亞曆山大的意誌外,還由於施泰因、梅特涅、斯塔埃爾夫人、塔列蘭、費希特、謝多勃良以及其他諸人的行動造成的。

這位傳記史學家顯然把亞曆山大的權力化為以下各分力部分:塔列蘭、謝多勃良等等。這些分力的總和也就是謝多勃良、塔列蘭、斯塔埃爾夫人以及其他諸人的作用,顯然不等於整個合力,也就是說,並不等於千百萬法國人順從波旁王朝這一現象。因此,要說明這些分力是以何種方式變成千百萬人屈服的原因,也就是說,等於一個A的那些分力是怎樣得出等於一千個A的合力的,這位史學家又不得不回到他否定的那個力量——權力,並且承認權力是那些力量的合力,也就是說,他不得不承認一種無法解釋的影響合力的力量。通史家們就是這樣做的。其結果是他們不僅與專題史學家矛盾,而且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