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五五、陶侃起兵 毛寶奮勇(1 / 3)

["庾亮到了尋陽,與溫嶠會麵後,兩人激動地抱在一起,熱淚盈眶。

庾亮流著眼淚說:“朝廷損兵折將,連連失敗,這都是我的罪過啊!我對不起先帝的信任,愧對他的重托啊!”

溫嶠說:“元規不必過於自責,況且現在也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我們眼下要做的是如何穩定軍心,徹底消滅叛軍,取得最後勝利。”

庾亮說:“嗯,溫太真言之有理。我來時,帶來了太後的詔書。現在請溫嶠接詔。”

溫嶠急忙跪下。

庾亮繼續說道:“宣太後詔:任命溫嶠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郗鑒司空。”

溫嶠答道:“謝太後恩典!但是請恕臣無禮:蘇峻之亂未平,溫嶠不能接受這一任命。”

庾亮說:“太真請起。有話慢慢說。”

溫嶠站了起來,從容說道:“那些亂臣賊子還沒有肅清,我有什麼臉麵和資格升遷呢?我們應該抓緊聯合各地的軍隊,共同抗擊蘇峻、祖約的叛軍。我這裏有幾萬兵馬,我現在拿出一半來交給你指揮。另外,咱們聯合各地的軍隊,也該推舉一個盟主。依我看,盟主之位,非你莫屬啊!”

聽了溫嶠一席肺腑之言,庾亮激動地熱淚盈眶。但他還是堅定地擺了擺手拒絕道:“感謝你對我的信任,不因為我的重大失誤抱怨我,嫌棄我,還重新分派給我軍隊讓我掌握指揮權。但是你也看到了,我指揮失當,沒有軍事天分和經驗。所以我來這裏找你,就是想當殺滅叛賊、報仇雪恥的普通一兵,別提什麼指揮軍隊,更甭提讓我當什麼盟主了。我建議,盟主之位,由你擔任最為合適。這也肯定是眾望所歸啊。”

兩人互相推讓了半天,也沒個結果。

這時候,一旁溫嶠的弟弟溫充提出建議:“你們兩位不必推來讓去的了。你們兩個誰擔任盟主都不合適!”

庾亮愣了,急忙轉臉問道:“那你說誰合適呢?”

溫嶠連忙介紹說道:“這是我弟弟、參軍溫充。”然後也問溫充,“我兩個都不合適,那你說吧,誰才合適當聯軍盟主呢?”

溫充說道:“陶侃最合適。陶侃是個老將,所處的荊州戰略位置非常重要,而且他的手下兵強將勇。這個時候,你們兩個都必須采取高姿態,把這個盟主之位讓給陶侃,爭取他出兵才是上策。”

這時候庾亮、溫嶠如夢初醒,恍然大悟。說道:“對啊,那現在就馬上給陶侃寫信讓他出兵,擔任聯軍盟主吧。”

於是兩人共同推舉征西大將軍陶侃擔任盟主,並派督護王愆期到荊州通知陶侃。

陶侃聽督護王愆期說了他的來意,看了溫嶠、庾亮寫給他的信件,但是仍然對自己沒有被任命為輔政大臣對庾亮及朝廷耿耿於懷,所以陶侃一口回絕了。

陶侃說:“我陶侃隻是一個邊城守將,並沒受到先帝托孤之重托。不但不被朝廷看重,而且深受朝廷懷疑。現在有了國難,又突然想起微臣來了。我這裏兵微將寡,本人昏聵無能,哪裏勝任得了聯軍主帥呢?還是希望溫將軍、庾將軍、王督護另請高明吧。”

王愆期哪裏還敢再說下去呢?隻好悵悵而歸。

後來溫嶠又接連派出去四、五個人給陶侃聯係,陶侃雖然看起來有些猶豫,但都拒絕了。

溫嶠對庾亮說:“既然陶侃這麼怨恨朝廷,不肯出兵,那咱們就最後給他去信通知他:你不參與討伐,我們就不再等你了……”。

信已經送出去兩天,正好溫嶠的參將毛寶從別的地方出使回來,聽說了這件事,他對溫嶠說:“凡是舉大事,應當盡可能團結更多的人一起行動,而眾人要一起行動全在於團結,沒聽說互不同心能成功的。假如互相之間有疑慮,也應當表麵上裝作不知道,怎麼能在內部之間製造疑慮呢!應該趕緊追回信使,修改原來的信,勸說他一定要一起征討。如果追不上前麵的信使,就應當再派使者另寫一封信糾正一下。”

溫嶠猛然醒悟。於是溫嶠就追回使者並再次修書,繼續痛陳利弊。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陶侃終於答應起兵擔任盟主,並派督護龔登領兵與溫嶠會合。溫嶠、庾亮於是傳檄天下,宣告蘇峻、祖約的罪狀。

駐守廣陵的郗鑒“革命”積極性非常高漲。他向溫嶠派出使者,提出設立堡壘、堅壁清野、斷絕蘇峻軍糧食來源的策略,溫嶠深表同意。

但是沒過幾天陶侃卻又反悔並追還龔登。

見此情景,溫嶠隻有再度向陶侃寫信勸說。恰巧這時,陶侃的兒子陶瞻在與蘇峻、祖約叛軍作戰時被祖約的大將馮鐵殺死。溫嶠在信中以其兒子陶瞻被蘇峻叛軍殺死的信息刺激陶侃,最終才令陶侃感悟,於是不顧兒子的葬禮,晝夜兼程,親自領兵前來與溫嶠會合。

而徐州刺史郗鑒所在的廣陵糧少城孤,鄰近北方外族政權,故此士民都無堅定守戍的意誌。但郗鑒收到庾亮給他的太後懿旨,獲知自己升任司空的詔書後當即感激流涕,“革命”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他迅速召開軍民誓師大會,號召起兵討伐蘇峻,將士都爭相要求參與。然後率兵向茄子浦開拔。

陶侃大軍到尋陽與溫嶠合兵一處。眾人都議論紛紛:

“陶侃要殺庾亮以謝天下了。”

“蘇峻、祖約就是以殺庾亮為名起兵的,這樣做,豈不是幫了他們的忙了?”

“新賬老賬一起算唄,怕是要追究這次朝廷軍隊節節敗退的責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