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六五、安葬石勒 平定內亂(1 / 3)

["就在石弘繼位的第二天七月二十三日夜裏,中山王石虎、皇上石弘和已是皇太後的劉二丫等人一起做出決定:將先皇石勒偷偷埋葬。

當時,他們一共命人組成了八支送葬隊伍,抬了八口棺材從襄國的四門出發,朝東、西、南、北和西北、西南、東北、東南八個方向前進,並且都將棺材埋在了山穀的深處。無人清楚哪個棺材裏裝的是石勒。

十二天後,石虎才為石勒正式發喪。

石弘在石虎的逼迫下下旨殺死程遐、徐光。

少年將軍冉閔跑來告訴石虎,說:“中山王殿下,有情況了。”

石虎說:“你都監視好幾個月了,也沒啥異常情況啊!”

冉閔說:“是的殿下。末將率兵奉命監視各寺院幾個月來,見各寺院廟門緊閉,很少有僧侶進出。但是今日發現,淨土寺一大早山門大開,跟平常大不相同,所以末將前來稟報。”

石虎哈哈大笑:“我還以為出啥大問題了呢,原來隻是淨土寺廟門打開了啊?你要是說今日開門不正常的話,那他們幾個月一直大門緊閉,就正常嗎?哈哈哈……本王也該去見見那位聖僧了。”

石虎等人來到淨土寺門口,卻見佛圖澄帶領幾名弟子已經從寺門口迎了出來。

佛圖澄雙手合十,緩緩說道:“老衲不知中山王殿下駕到,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石虎又是哈哈大笑:“神僧言重了。天下哪裏會有聖僧不能預知的事情呢?”

佛圖澄微微一笑:“中山王今日一遊,是打從這裏路過呢,還是專門看望老衲的呢?”

石虎說道:“當然是專門拜望聖僧的,是來請神僧主持一個大事的。”

佛圖澄說道:“如果老衲沒猜錯的話,應該是今日為先帝超度亡靈的儀式吧?”

石虎沒有感到吃驚,他點了點頭說道:“是的。我想這次隻是讓神僧稍微辛苦一下,過一段時間之後,聖僧將會大有作為啊,本王將會給您多加一些功課,到時候聖僧不會推辭吧?”

佛圖澄掃了石虎一眼,兩眼望著炎炎夏日天空中漂浮的團團雲霧,循循善誘:“阿彌陀佛!老衲說過多次,貧僧不遠萬裏,來到東土,就是為了普度眾生、弘揚佛法。隻要為了蒼生百姓,老衲多做一些功課又有何妨?老衲還是希望朝廷和王室都能相安無事、對黎民百姓減少殺戮為好,聖僧又怎麼能推辭中山王賜給的造福百姓的緣分和機會呢?”

中山王石虎聽罷佛圖澄的言論,連連點頭:“是的,是的。聖僧保重,本王告辭!”便帶領手下匆匆離去。

先帝石勒的喪禮非常隆重,儀仗護衛齊備,朝廷專門選派了六十名大臣的子弟做挽歌郎,360名佛教弟子專門跟隨著佛圖澄大師進行了超度。

送喪的隊伍連綿幾十公裏,成千上萬人哭天搶地,懷著感恩之心送別好皇帝石勒。最後將一口空棺埋葬在襄國城外三十裏外的一塊荒地上,曆史上稱為“虛葬”,這處陵墓稱為高平陵(今邢台縣百泉村附近,在東高村、西高村、南高村之間)。石勒諡號明帝,廟號為高祖。

清光緒七年版《榆社縣誌》載:趙王石勒墓,在縣北二十五裏趙王村,墓東有廟。趙王村即因村有趙王石勒墓而得名。榆社民間傳說,石勒出殯時,趙國四處發喪,四地起墳,趙王村附近的仰天村也是因氣斷身亡的石勒仰臥朝天,更名於仰天。

除此之外,全國各地為了紀念這位皇帝,建造他的墳墓和“趙王廟”、“趙公廟”等不計其數。

後人有詩為證:

“都門長嘯氣憑陵,瓜割中原霸業興。夜葬山穀誰得見,至今猶有守墳僧。”

(元代翰林侍讀學士、陵川人郝經《石勒墓》詩)

“怒濤聲震嶺前鬆,遺恨分明寄此峰。才略空輕前代鹿,山河猶屬渡江龍。英雄舊跡殘碑在,客裏飄蓬古墓逢。莫對荒墳便惆悵,晉家陵寢付耕農。”

(晚清詩人張祖誌曾《過趙王墓》詩)

“寂寞荒墳列遠皋,臨風酌酒吊英豪。丈夫行霸輕曹馬,桑梓多情學漢高。逐鹿漫誇光武比,得人時念右侯勞。漢書讀罷增惆悵,成敗能知愧我曹。”

“山村古廟勝荒涼,豐沛流離意未忘。石虎養成終失計,金牛末造覆偏方。虛埋文物傳疑塚,建策縱橫自武鄉。千載北原山下路,猶疑鐵騎趣嚴裝。”

(晚清張其信《趙王墓》詩兩首)

“倚嘯東門便不凡,乘時逐鹿到崤函。北原鐵騎今銷歇,墓木蕭蕭向檜鬆。”

(清代上海人葛士達《趙王墓》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