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六七、聖僧受崇 石虎南遊(1 / 3)

["公元334年(鹹和九年)六月,陶侃逝世後,東晉朝廷任命庾亮為都督江、荊、豫、益、梁、雍六州諸軍事,兼領江、荊、豫三州刺史,並加職征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假節。庾亮推辭開府之職,從原來的的蕪湖遷移到武昌鎮守。自此庾亮代替陶侃開始了對長江上遊一帶的管製。

庾亮本人風流倜儻,喜歡清談,所以特別喜歡招納風流儒雅的人才擔任他的僚屬。

庾亮久仰殷浩大名,便征召他擔任記室參軍一職。

殷浩從少年時代,就在江東享有美好的名聲。他見識度量清明高遠,尤其精通玄理。與他的叔父殷融都酷愛《老子》、《易經》。

殷融論嘴上功夫鬥不過侄子殷浩,但是在著書立說方麵卻能勝過殷浩。殷浩少年風流,口若懸河,因此被那些風流辯士們所推崇。

有些人故意考問殷浩:“聽很多人說做夢這玩意兒能預示第二天的運勢。有的夢特別靈驗,比如:將要做官了就會夢見棺材,將要發財了就會夢見大糞,你說這是為什麼呢?”

殷浩想都不想,張口就來。他說:“官位本來就是腐爛惡臭的東西,所以即將做官的人,才會因此而夢見死屍和棺材;錢財本來就是糞土,所以將要發財的人就會夢見糞便。”

考問他的那些人聽了不禁拍案叫絕。於是一傳十,十傳百,當時的人都將他的此番言論當做是至理名言。

晉朝廷的太尉、司徒、司空三個最高府衙都征召殷浩為官,可殷浩都給予推辭,一律不就任。

後來征西將軍庾亮征召他,大概是惺惺相惜吧,他才應招,擔任了庾亮的記室參軍。

殷浩年少時與桓溫齊名,表麵上兩人親密無間,暗中卻一直在爭強鬥勝,誰也不服誰。

兩人很想分出個高下來,這天,桓溫就主動找到殷浩,當麵鑼對麵鼓,直截了當地問殷浩:“你我相比,你認為咱倆誰更優秀突出呢?”

殷浩也不客氣,當麵給了桓溫一個下馬威。殷浩回答道:“我與你交往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誰好誰賴,孰優孰劣,非常明顯啊!難道非要讓我明說出來嗎?”

桓溫說:“當然要說出來,一定要決一雌雄,分出高低來,你就說咱倆誰更勝一籌吧?”

殷浩當仁不讓,他說道:“如果讓我在你我之間選擇的話,我寧願做我自己。”

這樣,桓溫隻好氣呼呼地走了。

謝尚聽說殷浩擅長清談,特意去拜訪他。殷浩沒有做滔滔不絕的議論,隻是給謝尚闡述了一些道理,說了幾百句話;不但談吐舉止有風致,而且辭藻豐富多彩,很能動人心弦,謝尚感覺很是震驚。

謝尚全神貫注,傾心向往,不覺汗流滿麵。殷浩從容地吩咐手下人:“拿手巾來給謝郎擦擦臉……”

335年正月,後趙改年號為建武,實行國內大赦。

後趙王石虎借鑒石勒的教訓,簡政放權,早日讓自己兒子“親政”。下令讓太子石邃處理、決斷尚書奏事,隻有祭祀郊廟、選任地方官員、征伐、刑殺方麵的國家大事由石虎親自處理。

石虎喜歡營建宮室。他嫌原來的宮殿規模小,便修建了鸛雀台。哪知鸛雀台剛建成,就倒塌毀壞了一角。他認定是一個“豆腐渣”工程,便二話不說,實行了就地“問責”,未經“拘捕”、“審判”等法律程序,就直截了當地殺死了負責建造的典匠少府任汪。又讓人重修,規模比原先擴大了一倍。

石虎很喜歡自己的太子兒子石邃。石虎問侍中、太尉、尚書令夔安和司空郭殷道:“你們看朕的太子能力怎麼樣呢?”

夔安和郭殷答道:“皇帝英明,太子聰慧英武。”

石虎哈哈大笑:“是啊,朕真是難以明白:司馬氏怎麼放著這樣的福分不好好珍惜,竟然要父親殺兒子,哥哥殺弟弟?你們說說,朕有什麼理由要殺石邃呢?自己的親骨肉卻要互相殘殺,真他媽的不可理喻。”

於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石虎興奮之下,封石邃的保姆劉芝為宜城君。這個保姆劉芝就開始幹預朝政,接受賄賂。於是很多想升官發財的人,都跑去巴結她。

現在該提到聖僧佛圖澄了。當初,後趙國主石勒因為天竺僧人佛圖澄預先就能夠得知事情的成敗,並多次得到驗證,便恭敬地侍奉他,並在很多時候恭敬地稱他為“聖僧”、“大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