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一一0、書空咄咄 捫虱傾談(2 / 3)

“羌帥姚襄率部歸順朝廷,將弟弟們送入京城做人質,殷浩不但不予以安撫,使之為朝廷效忠,反而設計陷害,兩次派刺客行刺姚襄,被姚襄發覺。姚襄迫於無奈背叛朝廷。又不能乘勢掃蕩敵寇,致使朝廷大軍慘敗,舟車、輜重丟棄一空;三軍糧草,資助了敵寇。天怒人怨,成為大眾所唾棄的對象,所帶來的災禍,將危及國家社稷……”

朝廷見桓溫義正詞嚴,被逼無奈隻好將殷浩廢為平民,將他流放到東陽郡信安縣。

於是桓溫終於拔掉了這支“眼中釘”,形成了自己日後的一支獨大。

桓溫對心腹謀士、參軍郗超和主簿王珣說:“說起這個殷浩來,從小就在一起玩耍,我們倆玩騎竹馬,我丟掉了之後,他就上來撿,玩的都是我剩下的,哈哈,從那時候看,就知道那小子不如我啊。”

郗超說道:“殷浩軍事才能確實不咋地啊,吃敗仗是咱們事先就料定的。”

桓溫說:“殷浩品格高潔,能言會道,假使讓他擔任尚書令和仆射,足以成為朝廷百官的楷模,朝廷用才不當,以致有今日啊。”

殷浩雖然被罷黜流放,但沒有說過半句無怨言,神情坦然,一切聽天由命,依舊不廢談道詠詩,即使自家親人也看不出他有什麼被流放的悲傷。隻是整天用手在空中寫“咄咄怪事”四個大字而已。

“莫非這就是命運的捉弄嗎?出征時我剛一上馬,走了沒幾步,就突然從馬上摔了下來,我感覺苗頭不對,但我不信這個邪呀!那個狗屁張遇,翻來覆去,朝三暮四,怎麼偏偏讓我們‘遇’上了呢?你說,這能怪我嗎?這些豈非咄咄怪事……”

殷浩的外甥韓伯,素來受到殷浩的賞識和喜歡,他隨殷浩同到流放之地,一年後回京,殷浩送到水邊,吟詠曹顏遠的詩道:“富貴他人合,貧賤親戚離。”吟罷竟然抽泣哽咽,潸然淚下。

此時掌握朝廷內外大權的桓溫到了“逞能”的時候了:“你殷浩酸秀才根本就不是帶兵打仗的材料,看看我桓大將軍的吧!”

公元354年二月,東晉分三路開始北伐,其中第一路桓溫自江陵率四萬步兵、騎兵北伐,取道武關入關,又命水軍自襄陽進至南鄉郡;第二路梁州刺史司馬勳也經子午道北伐前秦。桓溫先派第三路桓衝進攻上洛,俘獲前秦荊州刺史郭敬(這位石勒的恩人還真長壽),於是進擊青泥城。

前涼秦州刺史王擢見司馬勳攻打前秦西部,於是進攻陳倉以作響應。

前秦皇帝苻健麵對桓溫大軍北伐,派遣太子苻萇、丞相苻雄等人率兵五萬駐紮在嶢柳以作抵抗。四月,桓溫在藍田縣與苻萇等軍大戰,晉兵在桓溫的統率下大敗秦兵;同時桓衝也在白鹿原擊敗了苻雄軍隊。

桓溫在大敗前秦軍隊後就繼續向長安進發,挺進到灞上。當時苻萇等軍隊隻好退兵據守在長安城南,苻健將長安的全部家當精兵三萬人,交給大司馬雷弱兒等人指揮,並與苻萇會合,隻留六千老弱士兵留守長安城。

當時前秦首都長安危急,長安周邊各郡縣官吏都來向桓溫歸降。順陽太守薛珍勸桓溫直逼長安,但桓溫不聽從,駐屯灞上後就沒有一鼓作氣,渡過灞水,卻一直與前秦軍相持。桓溫發出告示,對當地百姓進行了安撫,讓百姓安居樂業。

百姓們歡天喜地,都牽了牛,備了酒,到軍營慰勞晉軍。

一個白胡子老頭流著淚說:“自從劉琨、祖逖之後,都三十年了啊,終於又見到朝廷的官兵了!”

另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太哽咽著說:“那些胡人太猖狂,太野蠻了,他們把中原百姓糟蹋苦了,老百姓就盼著朝廷大軍來解救了,你們可來了!”

桓溫也激動地流下了眼淚,他說:“百姓們受苦了!在南方的朝廷一天也沒忘記你們啊,一直想著要完成北伐大業呢!”

百姓們哭聲一片:

“苦日子終於熬到頭兒了,老天睜開眼了!”

“保佑咱們的朝廷大軍打勝仗,早日趕走那些豺狼禽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