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宮(1 / 2)

["驚慌之餘,寧楓心中更多的卻是激動欣喜,對方縱然步步為營,算無遺策,也斷難料到自己能夠從巨佛的萬斤重壓之下逃出生天,還意外的尋到了水榭密室,救出了鮫人公主。以往都是敵暗我明,處處受牽製,此刻顛倒過來,寧楓不由信心倍增,鬥誌昂揚,不管對方所醞釀的是何陰謀,自己隱於暗處,伺機而動,定能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寧楓凝出一道靈力圈護住采離公主,穩穩地立在水榭之中。

巨佛的震動愈發劇烈,幾可聽到外麵的岩石炸裂轟響。片刻之後,佛身陡地一滯,下方傳來一陣吱呀的連續低鳴,寧楓細細辨之,竟似是機杼運轉之聲,他心頭疑惑:“難道將巨佛運出是靠的機械之力麼?那這血祭之陣又作何用?”

如此又過多時,佛像猛地下沉,轟隆巨響,便是隔著丈餘後的玉璧也充耳可聞,腦中嗡嗡。大約沉下百丈的距離,又是陡然轉向,寧楓暗暗計算,當是朝西北方而去。

也不知白馬寺眾僧建造佛像用了何種秘法,這水榭清池在如此震動中卻是碧波不揚,漣漪未起,恍惚望去,恰如一塊巨大的翠玉,灼灼生華,靈動無比。

寧楓被困已將近十數日之久,此時一朝將逃出生天,內心不由萬分激動,難以自持,也不知雨兒可曾知曉,可曾日夜輾轉,難以入眠?不知望月神宗眾女是否安然逃脫?不知鄂國公、太子府、秋泠仙子此刻又在做什麼,召出這血祭巨佛究竟有何目的?

四周轟轟響聲接連傳入,震耳欲聾。采離公主俏臉失色,縱身躍起清池中,滿麵皆是惶恐擔憂。一人一魚皆怔怔的立在原地,勉力想要感應四周的情景,卻又覺靈力紊亂,不能成像,內心不由忐忑難安,波濤起伏,莫能平息。

這象征著莊嚴和慈悲的佛祖巨像,到底會通往何處?是那聖光燦然、安寧祥和的天堂?又或是黑暗痛苦、業火灼燒的地獄?

……………………

道祖後人執掌天下之時,諸夷來朝皆是前往長安拜天朝賀。後武皇登上帝位,將都城遷至洛陽,但四方番國卻有不少仍忠於李唐,突厥、南詔等國曾以恢複天朝正統為由,多次和李氏宗族共同起兵欲攻占九州,瓜分疆土,但皆被武周的強大軍隊所挫敗。

是以後來每一次的萬夷來朝,武皇為防有不軌之徒作祟,皆令其仍先前往長安接受望月神宗的審查,確認無意圖作亂的番眾,方才在數日的歇息之後再前往神都洛陽,進入明堂朝拜祭天。

武皇定都洛陽之後,為安定天下人心,便在城中建造聞名天下的“七天”建築,南北縱貫洛陽中城,個個神工天巧,壯觀華麗,分別代表了天上的七個星座,將天上三垣展現人間。

而其中最為輝煌巍峨的當屬代表了中垣“紫薇宮”的天宮,乃是仿照傳說中的天帝居所建造,氣勢恢宏,摩雲參天,有吞吐天地,包羅萬象之氣,武皇遂將其命名為“萬象神宮”,又有朝中渾儀監作天文誌言之:“法紫微以居中,擬明堂而布政,依分野而命國,體眾星而效官,動必順時,教不違物,故能成變化之道,合陰陽之妙。”

萬象神宮乃是集天下名匠,數易其稿,帶領上萬巧工,花費了數年的時間方才落定。其一共三層,底層為四方,各著一色,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時;中層十二麵,效法十二時辰,頂層為二十四變形,覆有渾圓之尖,四周環繞九龍雕塑,中央簇擁著金寶玉鳳,象征著鳳儀九天,躍龍之上。

這一日,洛陽神都滿城歡騰,鼓樂喧天,齊齊奏起迎賓之曲。眾多番邦蠻夷的使臣接連從應天門進入萬象神宮之中,四周皆以漢白玉為柱,上下通貫,雕刻有山川大河、飛禽走獸,華麗之極。

無數銀甲侍衛立於台階兩旁,神情莊重嚴肅,如銅塑鐵像一般。

眾番國使臣皆仰慕天朝榮光,早已向往,此時見到這等華麗莊嚴的建築,紛紛悄聲讚歎。又有許多水榭亭台,溫泉衝天噴射,化作水鳳之形,蓮池周圍遍布百花香草,黃菊、夭桃、牡丹……一齊怒放,幽香撲鼻,百使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幾乎不忍離開。

在迎賓使的吹角高聲之中,使臣接連進入萬象神宮。武皇治世已久,來朝番國數量眾多,是以朝會便安排在萬象神宮的中層,此層分為十二殿堂,中央立有黃金高台,鳳凰寶座,乃是武皇所立之位。

足足過了數個時辰,各大番國使臣方才完全進入十二殿堂之中,各自落座,有吐蕃、渤海國、新羅、東瀛、回紇、靺鞨、鐵勒、室韋、契丹等十一國眾,剩餘一殿卻全是女子,身著華貴白色道服,領間繡以明月,乃是望月神宗眾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