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十一章 我有焦尾琴(1 / 2)

["自蒺藜清醒以來,每隔一日便為蒺藜針灸兩次,一天兩次,早上一次,晚上一次,一次一個時辰,每次都用淬過藥的銀針。到了第三日早上針灸完,蒺藜漸漸恢複了氣力。

這一日,蒺藜在青鴿的攙扶下下了床,慢慢往那一張紅漆屏風後挪去。

紅木矮桌上擺放著心月狐的焦尾琴,長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寬六寸,厚約二寸。

七弦琴,也稱瑤琴。琴最早是依鳳身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有頸,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嶽山”,又稱“臨嶽”,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稱為“鳳沼”。

這叫上山下澤,又有龍有鳳,象征天地萬象,包容萬物。

“嶽山”邊靠額一側鑲有一條硬木條,稱為“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係琴弦。其下有七個用以調弦的“琴軫”。琴頭的側端,又有“鳳眼”和“護軫”。自腰以下,稱為“琴尾”。琴尾鑲有刻有淺槽的硬木“龍齦”,用以架弦。龍齦兩側的邊飾稱為“冠角”,又稱“焦尾”。

所以,這把七弦琴也稱焦尾琴。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經嶽山、龍齦,轉向琴底的一對“雁足”,象征七星。琴麵上有十三個“琴徽”象征一年十二個月和一個閏月。

一琴一劍走天涯,說的便是心月狐。

心月狐的這把七弦琴,是烏木所製,琴徽由玉及螺鈿點綴製成,而七弦分別代表金、木、水、火、土,文以及武,琴弦為蠶絲,五步開外就不易聽見,很合心月狐愉己不愉人的性格。

輕輕撫上琴身,一聲清響,餘韻悠長。

想當初,這把琴是心月狐自己想辦法弄到手的,其中還依托了畢月烏的人脈,陪伴心月狐九年左右,琴表麵上因長年風化和彈奏時的震動,已有斷紋。

一般琴師所附帶的琴皆是名琴,皆有斷紋。一般的斷紋有梅花斷、牛毛斷、蛇腹斷、冰紋斷、流水斷、龍鱗斷、龜紋斷等。

包括秦艽作為艽野琴師時,他的琴也有斷紋。《琴箋》中曾提到過,“古琴以斷紋為證,不曆數百年不斷。有梅花斷,其紋如梅花,此為最古。有牛毛斷,其紋如發,千百條者。有蛇腹斷,其紋橫截琴麵,相去一寸或半寸許。有龍紋斷,其紋圓大。有龜紋、冰裂紋者,未及見之。”

正如書所言,其中最古老的便是梅花斷,琴上有好的斷紋,不僅是古物的佐證,同樣也使古琴更加美觀,又使古琴的聲音更加鬆透古雅,音色更妙。當然,並不見得琴上斷紋越多就越好,有些斷紋裂開翹起,有礙彈奏。

心月狐的這把琴赫然便是梅花斷,想來得到這把琴也費了心月狐不少銀錢和心血。

蒺藜回憶著秦艽贈予她的琴譜,右手慢慢挑起第二根琴弦,琴聲清雅絕響,泠泠七弦上。

閉上雙眼,江風推開未關緊的窗,拂亂了蒺藜披散著的幾欲曳地的長發。一首《佚名》剛剛彈了一個開頭,蒺藜的左手卻再動不了一下。

蒺藜睜開眼,左手停住不動,右手懸於弦上,一點一點將右手的手勢做完,直到她記下的那首《佚名》上半闕結尾。那下半闕琴譜,秦艽卻是沒來得及交給她。

看著蒺藜的動作,青鴿似懂非懂,恍然記起,在霖雨島的有一日,小姐拿著白玉簫出了門,回來以後便是懸手在空中彈奏了一首曲子,隻是她並不知道曲子何名,又來於何處。

青鴿隻知道,不能讓小姐耗費過多的精神力。青鴿蹲下身,蹲在蒺藜身邊,“小姐,我扶你回床上休息吧?”

借著青鴿的力,蒺藜站了起來,一步步又重新挪回去。

“再過一日,昴日雞他們可是要動身離開淮江了?”蒺藜躺在床上,問一旁守候著的青鴿。

青鴿點點頭,如果昴日雞所說的話沒有錯的話,再過一日,楚寒他們便要啟程回到帝都。

蒺藜眉頭一擰:“你同朱雀可安排好了?定要確保行動順利,將昴日雞帶回來。”

明白此事的重要性,青鴿複又重重地點了點頭。

這便讓蒺藜放心了一些。

第五日,果不其然,楚寒他們一大早上便退了房,昴日雞跟著楚寒重新登上了兩匹馬共駕的雙轅馬車,車旁邊站著心月狐,在無人可見的視線相交之時,和昴日雞點點頭,目送著這一群貴客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