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時間在火場消失(1 / 2)

本溪市公安消防支隊支隊長紀鳳革,1966年出生,1990年入伍,沈陽大學財政本科畢業。7月16日晚,紀鳳革從本溪返回沈陽的家。進入沈陽,走到東北大學附近,他接到總隊的電話,命令本溪支隊出動所有泡沫車,緊急增援大連。這時,他看表,23點5分。紀鳳革立即掉轉車頭,沒回家,直接往大連趕。

紀鳳革沒回本溪,直接奔大連而去。每個消防官兵都知道深夜馳援必定是出了天大的事。紀鳳革一邊往支隊打電話調集車輛兵員,一邊快馬加鞭往大連跑。本溪支隊一共出動8台泡沫車、水罐車和指揮車,45名現役官兵,由副支隊長楊占奎領隊疾馳大連。

路上,省總隊一會兒一個電話,情況越來越急迫。本溪支隊編隊快到大連時,紀鳳革命令楊占奎到服務區采購食品飲用水,作為官兵們的火場給養。這個命令顯露一個部隊主官的素質,負的責任越大,心思越要細。事實上,火場真沒有吃喝的東西。天都快塌了,沒地方準備食物。

接近17日淩晨4點左右,本溪增援部隊到達大連附近的三十裏鋪,紀鳳革和他們會合。

紀鳳革找到指揮部,接到的任務是前往103號罐和106號罐之間架設陣地,把大連支隊替換下來。

進陣地,紀鳳革眼見大火仍然在立體燃燒。他原來有一點僥幸心理,以為大火經過9個小時的燃燒已經差不多了,但看眼前,火勢仍在最猛的鋒口。他猛地想起沈陽大龍洋油庫的大火。那場火,紀鳳革奮力拚搏過。但此時非彼時,他敏銳發現兩者有兩處不同:大龍洋著火麵積幾千平方米,這裏的著火麵積已超過幾萬平方米,相差10倍。有經驗的指揮員到火場先看過火麵積,所謂火大火小,說的主要是麵積。通過目測,約可得出七八分數據。第二個不同是火源。大龍洋的油罐儲量幾千立方米,也就是幾千噸。而眼前的103號、106號油罐儲量為10萬噸,紀鳳革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油罐。如果說燃燒,燒一個月也是它。但油庫火災的可怕處恰恰不在燃燒,而是沸溢、噴濺。那對救火官兵來說將是滅頂之災。大龍洋火場跟這裏比,已經微不足道了。但當時成功撲救大龍洋油庫火災成為國內的大新聞,是中國消防部隊引以為豪的輝煌戰例。這場火會怎麼樣,紀鳳革心裏真沒底。他去大龍洋火場的時候心裏不知道害怕,眼下害怕。不是官當大了就害怕,是手下45人的性命在自己手裏攥著,沒法不害怕。

本溪市公安消防支隊增援力量。

紀鳳革下車第一個動作是戴上頭盔往火裏走。這個動作的目的性很強——給戰士們壯膽。他告訴大家,這個火別看燒得大,沒事。越大越沒事,燒差不多了,咱們的任務是保衛106號罐,撲打地麵流淌火。

他們架設兩門水炮冷卻103號罐,另一門泡沫炮冷卻106號罐。他們的主攻目標就是這兩個罐。

仗雖這麼打,紀鳳革最擔心的恰恰不是103號、106號罐,而是管道。

管道、管道、管道……紀鳳革最擔心的就是管道。

牆在燃燒,但牆裏沒有油。油罐在燃燒,而103號罐裏的油已經傾瀉出來了,在外邊燃燒。管道在燃燒,管道裏是奔流的油,是燃燒的油,是幾千度高溫的油。油在管道裏奔流,從理論上說,它正在把燃燒的火帶到各個油罐,帶到整個庫區。管道裏的油火,從外麵打不到,它自顧自燃燒,直至把管道壁的鋼板燒薄、燒開焊、燒漏而發生爆炸。事實上,現場此起彼伏的大小爆炸聲正是管道的爆炸或爆裂,紀鳳革剛到現場就判斷出爆炸聲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