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14個支隊主官在火場見麵(1 / 2)

李斌,1967年出生,1989年畢業於同濟大學,撫順市公安消防支隊支隊長。

7月16日20點30分,李斌在支隊值班,接到備勤命令。作為支隊長,他對備勤命令早習慣了,心想無外乎增援,可能過半小時、一小時就解除命令了。過了一會兒,總隊命令撫順支隊21點出發,增援大連。接到命令後,李斌和支隊參謀長呂振廣帶隊,帶10台戰鬥車、30名官兵集結三寶屯,按時出發。

路上,李斌想,也許車到遼陽、鞍山、營口一帶,總隊會下命令讓他們撤回。從潛意識說,李斌希望下這樣的命令,這並非貪生怕死。撫順市是化工城,他經曆過多次危險的火場,況且李斌當時不知大連的火情,不可能提前害怕。讓他始終拎著心的是行車。10台重載車高速行駛,李斌對此相當害怕。撫順支隊從未有過如此長距離、重載行車的作戰經曆,一旦出了交通事故,車毀人亡啊,當支隊長的無法交待。這時候,省總隊政委王東海不時來電話,問他們走到了哪裏,命令加速前進。李斌一邊擔心著車輛,一邊擔心著大連的火場,暗忖這一定是史無前例的火,火到底有多大,想象不出來。

撫順支隊的10台戰鬥車經過8個小時的長途奔襲,到達了三十裏堡。前來接應李斌的不是消防,而是交警,心裏明白事大了,驚動整個大連市了。車進到油庫區後,煙霧蔽空,火光遍地,一片混亂。李斌的神經繃緊了,進入臨戰狀態。車停在路邊,李斌從外圍找總隊領導請示任務。找到103號罐旁邊,見到了總隊長王路之、副總隊長李金華。

李金華拿出一張廠區平麵圖,指示撫順支隊前往37號、42號罐構築陣地,為罐體冷卻降溫。李斌在地圖上看,37號、42號罐在油庫中心地帶,被火包圍。他問:“路怎麼走?”李金華說:“自己解決。”

說李斌沒有畏難情緒也不符合當時的情境。37號、42號罐一看就是決死地帶,十有八九能去難回,撫順的力量單薄,能行嗎?這個疑問在李斌腦子裏轉了半圈就被他打掉了,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沒有什麼行與不行。他照例大聲回答:“堅決完成任務。”回到戰鬥車上,帶隊伍往裏闖。

路邊的油罐標著六十幾號罐,五十幾號罐,四十幾號罐,他們終於在南麵靠海的地方找到了37號、42號罐,這兩個罐的頂部都躥出火苗。

李斌和參謀長呂振廣偵察火情。一麵看,一麵歎息——任務太艱巨了。102號罐上麵有火,管道上有火,好像進入了火山口。他們在罐區南麵一個低窪區站了一會兒,李斌良久無話,呂振廣不敢打擾他。李斌想的是:如此慘烈之役,如何能把30名官兵完完全全、不缺胳膊少腿帶回去。他覺得夠嗆,但無論如何也要把弟兄們一個不少帶回去,想到戰士們稍有不慎,犧牲在火場,李斌自感不寒而栗。

他們走到防護堤前,見流淌火已經堆積在堤前。火過堤壩,37號、42號罐非爆不可,相距很近的化學品罐當然也會連鎖爆燃。那時候天黑著,隻看到熊熊大火,看不見火場的人。李斌感歎,撫順支隊30人,10台車,能守住37號、42號罐這麼大的陣地不讓它爆嗎?這幾乎就是杯水車薪,或者叫杯水滅幾車之薪。

李斌和呂振廣從防護堤往外走,見到省總隊副參謀長董樹武。李斌拉著董樹武往裏走,說:“這是撫順的陣地,地麵是流淌火,對麵油罐正燒著,隨時可能爆炸。我們先投入,你務必調集力量增援我們。至少,總隊時不時派人看看,知道我們是死了還是活著。”

說這些話並不是賭氣,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訣別。天色蒙蒙亮了,李斌才看到周圍全是消防車,全是消防兵。他知道自己不是孤軍戰作戰。總指揮部恨不能把每個兵都撚成8個釘用,但無論怎麼掂兌,兵力還是不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