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集 第四百九十六章(2 / 2)

至於那位對唐寅言聽計從的新莫王邵俊,唐寅還是很寬容的,封他為樂平侯,居住在鹽城,曰常開銷皆由風國朝廷供給。

至此,風國經曆一係列的爭戰終於完成了稱雄北方的大業。現在的風國,除了風地之外,還坐擁寧地、莫地,除了玉國之外,北方已全是風國的領地,國內共有五十餘郡,此時無論從國力還是軍力來講,風國都已是名副其實的強國。

風國的強盛之快,令人咋舌,而與此同時,川國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擴張,莫國被滅之後,原本為莫國所占的貞地全部被川國接手過去,安、桓二國所占的貞地亦在川國的控製之內,實際,川國已經得到了整個貞國的控製權。

風國在北,雄霸北方,川國在南,獨霸南方,而在兩國之間,夾雜的正是安國與桓國。

這時候,安桓二國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正因為有它二國存在,風川兩國才沒有接觸到一起,這兩國就如同是阻隔風川直接交鋒的緩衝區。

如果安桓二王足夠聰明,就應該意識到危險的鄰近,自己夾雜在兩大強國之間,生死係於一線,應當緊密聯盟,南北討好,保持中立才是安身之道。

可偏偏在這個時候,安桓二國發生了嚴重的分歧和衝突。

其中的起因,正是唐寅先前所埋下的那個伏筆。

在瓜分莫地的時候,唐寅氣走了桓王黎昕,把莫地的池州、古饒二郡全給了安國。安國自然是滿心歡喜,舉國同慶,可桓王黎昕卻是越想越窩火。

憑什麼當初一同出兵一同參戰的兩國,一個能得到兩個郡的實惠,而自己連毛都沒撈到一根,簡直是豈有此理。他派出使節,去往安國,向安王越澤討要一郡之地。

當初越澤在唐寅麵前說的可是很好聽,什麼暫時接管兩郡,回國之後,必當把一郡讓於桓國。現在桓國使節前來討要,越澤可舍不得再給了。

池州和古饒都是大郡,位置靠近中心地帶,工農商三大產業都十分發達興旺,更為重要的是,兩郡的交通便利,納為己有後,可成為己國的商貿中心,能讓安國的國力提高一大截。

越澤並不是個大方的人,當好東西沒到自己手裏的時候,什麼分啊、讓啊這些話都能說出口,現在東西攥進了自己的手裏,再想讓他拿出來分予旁人,那無疑是吸他的血,抽他的筋。

見到桓國使節後,越澤東拉西扯,一個勁的說自從鎮江一別後,對黎王弟甚是想念等等諸如此類的話,當對分地一事,隻字不提。

他能忍,桓國使節可忍不住了,當麵提出,索要池州、古饒任意一郡的要求。

以越澤和黎昕的交情,人家已經開了口,他是應該給的,不過越澤又實在舍不得,正當他感到左右為難、不知如何作答之時,安國的奉常蔣易站出來說道:“當初風王殿下說得明明白白,池州、古饒二郡皆歸我安國所有,現在貴國前來索要,這太無道理了!”

奉常的職責和宗正差不多,沒有多大的實權,但頗受人尊敬,蔣易是安國老臣,在朝堂之也頗德高望重,何況他的話又是符合安國利益的,所以得到很多大臣的讚同。

人們紛紛殿下,表示蔣易所言不錯,越澤雖未表態,但亦是麵露讚賞之色。

見大王和大多數的大臣們都讚同自己的說法,蔣易底氣更足,義正詞嚴地說道:“貴國欲索要領地,應該去找風王殿下,到我安國來,找我家大王,實在沒有道理。”

桓國使節聞言大怒,向風王去要?當初大王已和風王當眾翻臉,風王又怎會割地給桓國?

使節深吸口氣,強壓怒火,說道:“桓安二國為盟國,兩國又是一同出兵莫國,現在安國獨得兩郡,而我桓國卻寸土未有,這也太說不過去了!”

“說不說得過去,那不關我安國的事,池州、古饒二郡分於安國,那可是風王的主意,如果貴國認為不公,自然應該找風王殿下說理去,而不應來我安國索要。”蔣易麵露嘲諷之意,侃侃而談。

如果您覺得《唐寅在異界》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2/2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