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八百一十六章1(2 / 2)

這個命令,讓敵我雙方的將士都長出一口氣。對於桓軍而言,停止突圍是揀回一條性命,對於風軍而言,則是殺到手軟,再打下去,許多人恐怕都得吐出來。

這一場惡戰,終於以桓軍的撤退而結束。

此戰,風軍的傷亡並不大,大多數的將士都未與敵人直接接觸,傷亡也就僅僅幾千人,其中過半是被敵人的箭射造成的,而桓軍的死傷則太重了,足足有五個兵團拚的一個將士不剩,整編製的被打光了,剩下的十個兵團也是各有傷亡,原本十五萬人,一戰過後,僅存八萬多人,其中還包括許許多多身負重傷、無力再戰的將士們。

桓軍這時撤退,也就基本表示他們放棄了突圍的打算,在風軍的布置還未徹底完善,桓軍兵力處於鼎盛的時候,他們都突圍不出去,等下次再戰,風軍的準備將更加充足,隻剩下八萬多人的桓兵還怎麼向外衝?

峽穀內,現在已看不到別的,目光所及之處,除了屍體還是屍體,就連峽穀兩側的山壁都被鮮血洗刷成黑紫色。大半條的峽穀,和地獄基本沒什麼分別。

停戰之時,雙方都有派出不佩帶武器和盔甲、胳膊係著白帶的士卒進入峽穀中,收攏己方陣亡人員的屍體。

風軍這邊還好說,上千具的屍體一會就收攏完了,可桓軍的屍體太多,而且許多都是被砸碎、壓扁,拚湊不到一起,桓軍隻能收走兵團長和千夫長的屍體,至於其他士卒的屍體全部留在峽穀內了。

他們不收走,但風軍可不能不管,此戰還不知道要打上多少天呢,這麼多的屍體暴曬於荒野,任其腐爛,定會滋生瘟疫,被困的桓軍破罐子破摔,啥都不怕了,但風軍這邊並不想出現大範圍的傷病。

桓軍士卒的屍體全部被風軍拉到峽穀之外,就地掩埋,那麼多戰死沙場的桓兵,死後連名字都沒有留下,隻是草草的聚攏在一起做了埋葬,讓人不由得心生感歎。

敵軍雖撤,風軍的準備並沒有停止,石塊、樹樁還在積極籌備著,應對桓軍的下一輪突圍。

梁啟很清楚,桓軍是追殺己方而來的,隨軍沒有攜帶輜重,糧草也不足,穀內又沒有吃的又沒有水源,桓軍不突圍,就隻能活活餓死、渴死了。

不過這一次風軍的準備都成了無用功,此戰過後,雙方已沒有再發生大規模的交戰。

做為伐風同盟的四國大軍,安軍被風國的平原軍全殲,桓軍被風國的三水軍困於死穀,兩國合在一起四十萬的大軍,連風國的本土都沒到,就被人家打的落花流水,這樣的結果是川貞聯軍萬萬沒有想到的。

這次討伐風國,川、貞各派出五十萬的大軍,兵合一處有百萬之眾,負責總指揮的是川國上將軍紫陽侯任放。

桓軍被困,消息也傳到任放這裏,他根本就沒打算去救援,在任放看來,安、桓二國派出的四十萬大軍難堪重任,可有可無,從兩國的行軍路線就可看出一斑,二國不敢打風國重兵駐守的霸關,而繞路走寧地,隻憑這一點,任放就打心眼裏瞧不起安軍和桓軍。

任放可不是安軍統帥李德、桓軍統帥徐青這些人能與之相提並論的,他是川國名將,當初川國吞並南方小城邦的時候,大多都是由他打下來的,而後川貞聯手攻入上京,川國這邊的統帥也正是任放。

他的年紀並不大,才三十出頭而已,出身顯貴,子承父爵,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已貴為侯爵,但他身上並沒有其它列國那些貴族的驕氣,謙卑有禮,又為人好學,即精通兵書戰策,又深識詩詞書畫,名副其實的文武全才,也深得川國君主肖軒的信任和喜愛。

任放是屬於典型的川國貴族,從他身上也能看出許多川國貴族的特點,重禮儀,懂得愛護和尊重普通百姓,看重名譽勝過自己的生命,對君主對國家無限忠誠,並願意隨時為此去犧牲等等。

川國的強大是因為川國貴族的強大,而川國貴族的強大是得利於川國的傳統和文化底蘊。

而在傳統和文化上與川國差異最大的國家恰恰就是貞國,與川國比起來,貞國更象是野蠻人的國度,全民皆兵,民風爭勇鬥狠,誰的拳頭硬,誰的身份和地位就高,適者生存,不適者滅亡。

川貞兩國的聯盟實際上是因為有共同的目標、共同的利益而一時之間的權益之計,並非兩國之間有多麼交好,有那麼深厚的傳統友誼,這一點也是川貞聯軍的致命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