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集 第四十八章1(2 / 2)

唐寅傳書至潼門,調派駐紮在潼門的三水軍西進。

在潼門駐紮了這麼長時間,以梁啟和上官元讓為首的三水軍早已萬事具備,蓄勢待發。平日裏無事可做,基本天天練兵,三水軍內雖有大批的新兵加入,但通過這段時間緊鑼密鼓的*練,戰力還是提升了許多。

接到唐寅的命令後,梁啟片刻未耽擱,立刻揮軍西進,隻用了半個月的時間便橫穿大半寧地,進入以前的寧都良州。寧國已滅,良州不再是一國之都,但它依舊是寧地最大最重要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

抵達良州,梁啟下令全軍在城外駐紮,暫時休整幾日。經過半個月的急行軍,三水軍亦是上下疲憊,再不休整,恐怕沒等開戰自己就先散了。

在良州的張哲和蔡頌自然是熱情款待,尤其是蔡頌,生怕被張哲搶了先似的,直接把梁啟和上官元讓接到自己家中,然後再不放二人離開,說什麼都要兩人留在他的府上住宿。

梁啟和上官元讓盛情難卻,而且蔡頌款待的確實周到,兩人便在蔡府住了下來。

本來梁啟還打算在良州多休整幾日,但自從住到蔡府就沒消停過,每天前來拜見的人絡繹不絕,有些是來套近乎的,有些是來拉關係的,還有不少是送禮謀職的。對這樣的場麵,梁啟從小便司空見慣,也深惡痛絕,他隻在良州住了兩天就率領全軍繼續西進。

過了良州後,三水軍不再急行軍,而是不緊不慢的去往西境,保持全軍的體力和戰力。

行軍半月有餘,三水軍抵達寧地西邊陲,行城。

行城位於寧地與提亞的交界處,行城以西二十裏便是提亞境內。因為與提亞相鄰的關係,行城深受提亞的影響,就連城池都是類城堡式的建築風格,城內更是塔樓林立,高大壯觀,與其他的寧地城池比起來,全然一副異域風光。

以前行城興盛,城內提亞的商人極多,久居城內的提亞人得占全城人口的二到三成,現在寧國被風莫兩國所吞,加上提亞又遭受杜基入侵,行城內的提亞人大多返回本國,行城的興旺也隨之一下子衰弱許多。

三水軍在行城駐紮下來,梁啟開始積極籌備,製造和尋找出兵的借口。

另一邊,良州,三水軍離開不久,受唐寅委派而來的張鑫就到了。

張鑫到了良州之後,立刻傳令寧地各郡各縣,向良州輸送糧草、金銀和物資,他給各郡縣都定下了相應的目標,責令距離良州較近的郡縣十日內送到,距離較遠的二十日送到,即便是最遠的郡縣也不得超過一個月。

接下來,寧地各郡各縣的糧草、金銀、物資開始絡繹不絕的進入良州,十日之後,距離良州較近的郡縣都如期完成任務,可張鑫沒有善罷甘休,他草擬出一份這些郡縣的官員名單,然後以唐寅的佩劍命令留守良州的天鷹軍立即對這些官員展開抓捕。

他這份名單涉及到的官員足有三十多號人,官職大小不一,上至郡縣,下至城邑,都有波及,子纓不知道這位張大人到底發什麼神經,不過大王的佩劍在他手上,和大王親臨沒什麼區別,子纓還是按照他的意思,把名單所涉及到的官員全部抓捕。

二十日後,第二批物資運到,張鑫依舊草擬一份黑名單,交給子纓,繼續抓捕,這次抓捕的官員比上一次更多,有五十餘人,等一個月後,第三批物資又送到了,張鑫還是沒有放過這些郡縣的官員,又草擬出一份百餘人之多的官員名單。

三次抓捕,被張鑫拿下的寧地官員已接近二百人,不用挨個審查,張鑫閉著眼睛便給這些被抓的官員定下罪名,什麼貪贓枉法、搜刮民財、魚肉百姓、辦事不利等等諸如此類。

這些罪名,雖未經過審查,但定一個準一個。上梁不正下梁歪,主管寧地的蔡頌本身就是個巨貪,別人給他送了重禮,買下一官半職,自然是變本加利的貪贓搜刮,十倍百倍的把當初送出去的錢財再賺回來。

張鑫是什麼人,老奸巨滑的都快成了精,一路走來,隻看寧地的民情便判斷出來寧地的貪汙受賄現象已腐蝕到了骨子裏,他可不會錯過這個表現自己的絕好機會,所以到了良州後一口氣抓了近二百名寧地的地方官,而且全部以他隨手加的罪名定為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