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集 第一百七十一章(2 / 2)

越澤倒不是不看重安國與莫國的聯盟關係,而是他真被風軍打怕了,在上次的伐風之戰中,以李德為首的二十萬安軍還未抵達風國本土,就被不足十萬的風軍殺得大敗,如果不是風軍手下留情,包括李德在內的二十萬安軍都得克死異鄉。

經此一戰,在安國國內,談風色變,人們的內心深處都埋下了恐懼的種子。這麼長時間過去,安軍也有辛勤苦練,戰力提升不少,但他們有膽子和玉國打,還是沒有勇氣與風軍一較高下。

再者說,上次一戰,安軍對風軍的手下留情也是感恩戴德,即便越澤肯出兵去與風軍交戰,下麵的安軍將領們也會強烈反對的。

莫國向川、貞二國求助無果,而後向安國求援又被拒絕,這下令邵方和莫國朝廷大感震驚,在氣惱之餘,人們都在苦思應對之策。

就目前來看,莫國想得到外界的增援已不太可能了,隻能靠自己的實力抵禦風國,可在連翻的交戰中,莫軍的中央軍和地方軍也都損失慘重,唯一能扭轉局勢的方法似乎隻剩下撤回在玉國作戰的主力大軍。

這段時間,莫國連續向川、貞、安三國求助,耽誤的時間不短,可已攻占安丘郡的風軍卻遲遲沒有再繼續南下,進犯泗水郡,因為風軍內部的意見也未得到統一,在為到底是先鞏固勢力還是繼續南下而爭論。

唐寅當然是希望繼續南下,進攻泗水郡,進而把莫國的主力大軍都困在玉國,這樣一來,己方便有機會直搗鎮江,一舉消滅莫國朝廷。唐寅本沒打算能一下子吞並莫國,但戰事的順利讓他的野心迅速膨脹起來,而眼下的局勢也確實有速戰速決的可能性。

不過邱真則持相反的意見,認為己方不應再南下,而是先鞏固己方所占各郡縣的勢力,盡快讓邵俊立旗稱王,與邵方形成分庭抗禮之勢。邱真絕非膽小怕事,他有他的顧慮,在他看來,打到現在這種程度已是極限,再進一步,勢必會引來其他勢力的參與,川貞那兩個視風國為眼中釘肉中刺的強國又怎麼可能會眼睜睜看著風國吞並莫國,漠視風國坐大呢?關鍵時刻,這兩國肯定會出手,到那時,己方前有強敵,後方不穩,一旦戰敗,連重整旗鼓的根據地都沒有,隻能一瀉千裏,潰敗回風國,先前辛辛苦苦打下的郡縣都將化為烏有。

唐寅和邱真的看法基本代表了風軍內部的兩大觀點,一方認為目前機會難得,可速亡莫國,一方認為時機還不成熟,先鞏固目前的勝利果實最為實際。支持唐寅的有蔡圭,而支持邱真的則是郭訣。

事關重大,內部的意見得不到統一,唐寅不敢輕易采取下一步的行動,進攻泗水郡的計劃也就暫時被拖了下來。

恰恰在風軍內部出現分歧,是攻是守爭執不下之時,天眼和地網在鎮江的探子傳回重要消息——莫國求援失敗。

這個消息,對於以唐寅為首主戰派無疑是打了一針強心劑,川國、貞國甚至連安國都決絕出兵援助莫國,也就證明邱真的顧慮是多餘的,這時候不南下進攻,還等待何時?

唐寅召集邱真等人,緊急磋商。聽完鎮江傳回的情報後,邱真亦是暗暗皺眉,真想不到,川、貞、安三國竟然都拒絕出兵援助莫國。

蔡圭笑道:“其實三國拒絕援助莫國,也是可以理解的。”

“哦?蔡大人此話怎講?”邱真問道。

“安國與我國打過仗,當時我軍以不足安軍半數的兵力殺得安軍大敗,據我所知,這是安國百年來第一次與外國交戰,但第一次交戰就如此慘敗,自然會給安軍留下深深的陰影,我敢斷言,直到現在,安軍都是懼怕我軍的,安國不肯增援莫國,並非兩國的聯盟關係不牢固,而是安國從骨子裏害怕再與我軍交戰。”

眾人邊聽邊點頭,邱真亦是忍不住說道:“有道理。”

蔡圭繼續道:“至於川貞二國嘛,那就更好理解了,上次兩國聯手進攻我國,最後以失敗告終,戰後兩軍為了推卸責任,互相指責,矛盾日漸加深,現在兩國都不肯出兵,一是不想再與對方聯手作戰,其二,是兩國都希望對方先出兵,讓對方先與我軍交戰,等雙方打成兩敗俱傷之時,再出兵收拾殘局,坐享其成。”

頓了一下,蔡圭拱手說道:“大王,可以說川、貞、安三國目前都是各懷鬼胎,首先想到的都是如何保存自己的實力,我軍恰恰可以利用這個空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