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84章 大結局(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顧轍的產業布局帶來的影響,顯然不止他親自操作的那麼一點。國內其他有識之士,看到了顧轍的布局,也會形成集群效應、上趕著向優質供應鏈靠攏,形成產業集群。

就在顧轍的“方舟灣跨海大橋產業園”成型後不久,校友段老板也在附近開廠搞了OV手機(當然一開始並不是智能機,因為安卓係統還沒被寫出來),

大江也來這兒搞了無人機產業園,以求最快獲取最新最好的蓄電池專利的技術支持。

後來還有吉利來這兒搞了電動車產業園——當然,吉利汽車曆史上本來就在那些年裏、從李老板的老家臨海,遷來了省城方舟市,現在無非是稍微換了個產業園區位。一開始也不完全搞電動車,也是連著汽油車、混動車產業園一起搞。

連原本07年從金山離職後、歇了幾年才會重出江湖的雷老板,也提前看準了時機,08年底就跑到明州、跟顧轍接洽了一番。

顧轍也非常大度,08年底的他,已經比05年時又翻了幾十倍,成為了身家數百億人民幣的巨頭,比雷老板當時的身價還高了一位數,大約是雷老板的五六倍。

(雷老板創立小米之前,賬上隻是躺了十億美元的現錢,沒有別的事業)。

顧轍表示了自己一輩子都無意進入消費電子領域,一輩子不碰消費者業務,因為他不想要維護在公眾中的形象和人設,他要活得絕對自在自我。

得知顧轍沒有這方麵野心後,雷老板才答應讓顧轍入大股、成立一家新的消費電子公司。但入的隻是AB股中的B股,投票權極低。這樣才能確保顧轍就算拿走主要的股份和利潤,也不能控製公司經營。

換句話說,顧轍成了小米的頭號無投票權大股東,小米和天元科技的關係,就像是天元光學跟天元科技的關係一樣。

小米用出讓利益換取高速成長、優先最快速得到天元科技的很多核心黑科技使用權、技術支持配套。顧轍在小米當中占據了60%的利益,雷老板占31%,剩下是其他核心管理層和必要的資源型投資人的,占股完全按照出資比例,首期注冊資本100億人民幣。

此後數年,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顧轍的事業也隨著科技進步滾滾向前。本該從米國那邊掀起的移動電子時代大幕,如今變成了華夏和米國齊頭並進、米國甚至還稍稍晚了半拍才開始追。

因為石墨烯和其他的電離膜沉積法增材工藝科技大放異彩,全球各國都不得不越來越正視顧轍的科技貢獻。

最終,在2013年年底,距離顧轍最初搞出石墨烯科學發現後大約八年半,他總算是拿到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拿了比安德烈海姆多得多的成果,卻還比安德烈海姆多等了兩年半時間差,才拿到這一切,隻因為他是黃皮膚的。

2013年的華夏和西方的關係還不錯,而且當時世界的矛盾點在別的方向,剛好要拉攏東方世界,這一切也還順理成章,再晚就難了。

拿到諾獎後,顧轍在深耕了八年石墨烯之餘,終於漸漸把科技樹爬到了“用單層原子/分子厚度的二維平麵材料,配合化學沉積法製造芯片”這一領域。

顧轍毫無疑問選用了他前世淫浸多年的二維二硫化鉬技術。

具體的操作,其實也跟之前說的“打印電離沉積膜、配合粉末冶金燒結”搞3D打印鈦合金差不多。

這一次是需要用光刻/蝕刻設備先打印刻出沉積二硫化鉬的特殊電離沉積膜材料。然後有了吸附二硫化鉬遊離顆粒的膜,才能吸引二硫化鉬沉積出一層層分子的厚度,最後增材加工成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