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1、在終結與新生之間(1 / 1)

◇黨芳

直麵人生,因事而感,有感而悟,因悟而多感,可謂人生一大樂事也。

在風華正茂之時,來嚴肅探討有關終結與新生的話題,似乎略顯稚嫩,畢竟終結距我們尚遠,新生更遙遙無期。我們毋須擔心在和平年代會遭遇過多的生死抉擇,但我們的精神生命卻不可否認地麵臨著一次次的修訂甚至重構。

對於靈魂的有無,我們人類一直在發問,但回答常常隻是發問的延續,或者,拒絕回答從另一個角度看卻是最簡單的表態。現在“沒有”,當然也不能確定它是否“有”過,消亡的事物隻能說它遠去了這個時代。而在現實中,我們似乎還能發現它殘缺的影子抑或片段:我們難以解釋存在人心目中強烈的信仰與信念,以及由此而在特定情況下所釋放的超常能量。我們在多少有些淡薄了信仰與信念培養的今天,暫且將靈魂權當為在進化途中的正常終結。

離開了對靈魂的發問,思想幾乎成為我們惟一可以寄托精神的載體。我們都希望自己是一個獨立思想的人,但同時我們中平凡的大多數不能擺脫思想被複製的模式。我們所夢想的,在現實的審視下,一切將被無聲息地修改,背離自己已成為我們成長中的必要磨煉。或許因為年輕的思想缺乏堅韌度,而常被談及的可塑性更使它在被裁剪後也不覺疼痛。在今天的大學校園裏,我們模仿著別人,少有勇氣缺乏信念支撐我們的獨立思考,我們常常迷失在沒有自我的精神氛圍中。

在思想日漸被格式化後,我們似乎至少應該堅守在年輕的生命中產生一次純淨的情感,但現在,對於除卻親情之外的情感,卻引起了全麵的爭議。情感逃避不了過程,過程後的結果要麼是更高層次的堅持,要麼是堅持後深遠的背離。在目前的時代,情感磨礪已鮮見深度,情感的質地由此便不再堅韌與剛強。我們已不自覺地把情感歸結為與物質同層次的一個衍物質,並冠冕地稱之為感情的基礎,繼而便把許多有精神價值的東西置於絕境而讓它人為地新生。放置於物質因素的前提下,新生的精神難免會打上物欲的烙印。精神高於思維,我們卻不敢奢求所有的情感都可以列入高層次的思維上去。

如果對情感的質疑使你在精神領域感到困惑,不妨翻開自我追求,這可以說是最好的支撐我們有目標地讓生活更好地延續下去的堅強理由。我們常常思考自己在追求什麼,是追求自我的螺旋式前進?是追求跋涉中的美景?還是追求其他美妙想法的實現?而在這許多進程的前方,我們不可避免要麵對終結,終結後的新生不可能再屬於同一個個體。在這個過程中,追求支撐著我們堅持,並坦然以對悲劇性終結的可能。能夠追求堅持下去,這已屬不易。有許多人,我們可以視為胸無大誌、碌碌無為,卻沒有權力去嘲諷他們的選擇。畢竟,寬容的社會不正在寬容被許多人追求所謂的“事業”與“成功”嗎?在我們對新生的追求潮流尚不適應時,平心靜氣地追求好好地活著,即可謂之堅守了某些原味的東西。

倘若靈魂、思想、情感與追求都在我們手中陷落,我們是直麵這一直逼終結的過程,還是促進它們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