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13、【相冊】行走在網絡的潮頭(1 / 2)

◇薛麗娟

同在一座校園裏,這兩個男生和別人一樣普普通通。然而在網絡世界,他們卻是同齡人的先行者,且以濃厚的興趣和不懈的勤奮為拓展學校的網絡影響力而付出著不斷的努力。在本文裏我隱去了他們的實名,取而代之的是他們在網絡社區裏非常響亮的ID。

在我進行采訪的前後,“篤實”新聞網、校友錄、“夜流吟”校園文學網所在的那台服務器碰巧出了點故障,所有的數據都麵臨著全部丟失的險境,這就意味一切的付出有可能付諸東流。網絡也會像現實一樣遭遇不測,都需要以堅強的心去勇敢麵對。幸好最終隻是虛驚了一場。幾天後,當我又能夠登錄校友錄的“年輪社區”時,看到了好幾份問及此事的帖子。經曆過這道“驚險”,不少的校友發現自己已經喜歡上這塊空間了。

旭萌——和校園網的發展一路同行

說起來,我和旭萌還算是老相識了。2001年校運會上我們才都成為學生記者,恰好被分到同一組采訪。不過從那以後他就從記者團裏消失了,直到次年我去給建大“篤實”新聞網投稿時,才吃驚地發現該網新聞係統的很多程序都是他參與編寫的。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在那段時日裏,他不聲不響地從一個網絡“盲”迅速成長為校信息網絡中心研發部的一名技術骨幹了。

旭萌是校信息網絡中心培養的首批學生。那時候,該中心還“高高在上”,全部的地盤就是教學大樓十樓的兩個房間,一間專門安置服務器,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擠在另一間裏辦公和學習,從中心主任到學生,都是如此。學習條件很簡陋,但在校信息網絡中心的悉心培養下,旭萌打下了相當的網絡技術基礎。旭萌所學的專業和計算機並不沾邊,隻是出於對網絡的熱愛,再加上“感覺比較好”,也就很快地成長了起來。

讀大一時登錄校園網,大多數頁麵還隻是靜態的,有些冷清。後來隨著交互網頁的增多,人氣也漸漸地旺了起來。這些變化,是由校信息網絡中心快速發展帶來的,但也凝聚著旭萌等網絡愛好者的心血。當然,這個變化說起來簡單,但過程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旭萌參與編寫的建大“篤實”新聞網的目前版本,已基本實現了新聞的分類和檢索,每個校園網的用戶都可以上傳稿件,新聞的管理和發布也非常方便。整個係統設計下來,從編程、版式等的優化到定型,耗時不長,但前期醞釀卻長達一年之久,凝聚了信息網絡中心師生的心血。最初的新聞發布是一個個地先把頁麵做出來,再在主頁上添上鏈接。後來開發了一個簡單的自動生成係統,但係統仍有多處不盡如人意,旭萌不斷地學習和改進,並借鑒著兄弟院校的經驗,慢慢地就推出了如今的版本。

校友錄的發展進程也大抵如此。起初的設想是為迎接45周年校慶而打算做出一個校友的信息查詢係統。於是,旭萌利用暑期勤工儉學的間隙在ChinaRen上“搜刮”校友們的資料。但通過網絡掌握個人資料畢竟是很困難的,信息查詢係統最終沒有做成,旭萌卻產生了建設一個交流平台的想法。初版的“樹人社區”全是旭萌編的程序,後來不太滿意功能,於是他就借用網站上的免費源代碼,重新劃版和美工,就漸漸地有了現今的“百年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