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94章 禁足(1 / 2)

中華民族的曆史,就是一部戰爭史。

林立一直以為,中華民族是最愛好和平的民族之一。

且不論是在曆史課本中,還是他所接觸的知識文獻中,都證明了這一點。

而曆史中最給林立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兩件事。

第一件就是商代的婦好帶兵擊退了雅利安人的進攻,才讓華夏民族的曆史得以延續。

第二件就是被從教材中刪除掉的五胡亂華。

前者,是捍衛領土完整的抗擊侵略的戰役,後者,是中華民族飽受塗炭的悲慘事實。

每個了解後一段曆史的華夏子孫,都恨不得那一段曆史不曾出現,都會對當時的朝廷萬分痛恨。

林立是愛好和平的,但是他也知道,很多時候,唯有用最狠辣的手段,才能確保和平的存在。

就如對待今日的北匈奴。

他抬著頭,注視著師父,安靜地,甚至不帶有任何情緒地道:

“北匈奴地處草原,以遊牧為主,長期的馬上生活,沒有固定居住地,讓他們養成了驍勇好戰,掠奪的習慣。

掠奪,可以往南,就可以往北,也可以往東往西。但是北匈奴選擇了南方。

除了我們大夏繁華這個原因之外,還有的就是我們人民的善良,以和為貴的思想。”

林立停了下,組織了下言語:“善良,是高貴的品質,但是在麵對窮凶極惡的敵人的時候,會被當做軟弱可欺。

而繁華與富足,就成了犯罪的根源。

我們的文化和教養一直在教育我們,要以德服人。

但如果我們麵對的不是人,而是強盜是野獸呢?

強盜和野獸是不會被德感動的,要想不被侵略,隻有以暴力對待暴力,以殘忍對待殘忍。

要比他們更狠,更凶殘,才能打服他們,製服他們。”

歐陽少華不可置信地看著林立,似乎是第一次認識林立。

“師父問我之前,我正背到兵書上‘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這段。

這段說打仗有主動安逸的,也有被動勞頓的,所以善於指揮者,要調動敵人而不為敵人所調動。

而戰爭的目的呢?戰爭的目的,是不是也可以如戰爭的過程一般理解。

是要博得永久的安逸,還是被動得到安逸?

不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離不開戰爭。

既然總是要打的,為什麼不永久地拔除這個後患,博得個永久的安逸?”喵喵尒説

歐陽少華真是第一次認識他這個徒弟了。

他甚至都忘記了之前的怒意,審視著林立道:“你可知永久的安逸意味著什麼?”

“罪在當代。”林立毫不猶豫地道,“對所有的將士而言,是拋家舍業,是奮不顧身,是生死由命。

對他們的家人來說,是生離死別,也是以一人的生死,換得家人及後人永世的平安。”

歐陽少華冷笑一聲:“你隻看到了人的生死,而生死的背後呢?

打仗不僅僅打的是人,還有糧草,甚至是舉國之力的錢財。”

林立沒什麼意義地笑了聲:“所以,師父,我才要說罪在當代了。”

書房裏安靜了下來,歐陽少華的神情也從震怒中一點點在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