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99章 人形裝甲(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羅蕁跳將出來,先隻簡單說昨天晚上周遊本就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沒能睡好覺,大約隻睡了兩三個小時,還打了麻藥。

今天早上六點過一直到現在,周遊也都沒怎麼休息過。

他自己不說,但作為周家團隊裏自詡最為專業的護士,羅蕁表示自己有責任與義務照料好團隊領袖的健康。

所以她無論如何都得拖著周遊趕緊去休息。

周遊也不好堅持,選擇從諫如流,先行離開。

不過他才剛走到客廳,又被正帶著人整理蔣周遺物的沈苓給攔住了。

原來沈苓在檢查核實這些庫存時,找到了一個一比一等比例的可動Iron-man金屬模型。

雖然不知道蔣周花了多少錢,但沈苓檢查了一下這模型的功能後,生出了一個新的想法,得和周遊交流清楚。

沈苓帶著周遊來到大G的後備箱處。

此時這後備箱已經被打開,有一個紅色外殼的人形機器人坐在後備箱裏。

沈苓指著機器人說道:“這模型非常厲害,是以波士頓動力的人形機器人為基礎,做了個性化改裝而成。這應該是蔣周在國外專門找高手改的。根據設計圖紙顯示,它的全身關節可動,更誇張的是手指關節也可動。它的造價絕對不便宜,至少在二十萬刀以上。”

周遊聞言,大驚失色,卻並不覺得欣喜,反倒是氣急道:“全身關節和手指都可動?那遙控器呢?蔣周這家夥……有這東西為什麼不知道用!”

沈苓搖頭,“沒有遙控器。”

“啊?沒有遙控器?”

“是的。”沈苓:“你以前看過波士頓動力的營銷展示吧?”

周遊一愣,“我看過是看過。可如果沒有遙控功能,這這可動又有什麼意義?”

“這就是蔣周當時沒有選擇使用這套模型追擊的原因了。”沈苓歎口氣,再道。

“現在的它的確還用不了。在過去的機器人演示中,絕大多數時候都是通過提前編程來引導機器人的演示行為,同時再輔佐以一些語音指令的方式,能讓機器人完成一些基本的邏輯行為。比如比較差的,就隻能讓它執行諸如向前、向後、向左、跳躍等等最簡單的指令。”

“如果AI性能比較高,大約可以讓它理解到從展台中央回到後台,又或者是將白色的桌子從展台中央搬運到側麵去這樣的命令。再要有一些複雜度更高的互動,就要用到動捕服裝和另一名操作人員了。”

“你看這邊的包裝盒,包裝盒上有寫著參數,這就是一套給身高一米七的人設計的動捕服裝,也就是所謂的遙控器。但如今的蔣周很顯然用不了。”

沈苓又歎了口氣,“你也用不了。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一定能想到辦法對其進行改造,使其變得可用。目前我心裏有兩個方案,第一,重新編譯程序,製造出一個有無數個檔杆的操作艙來,再利用這些操作艙對其下達指令。”

周遊第一時間否定,“整套模型至少有數十個馬達,操作難度太大了。這方案不太可行。”

“第二個方案是改造動捕裝置。首先要將動捕服裝從無線連接改成有線,這樣可以降低延遲減少幹擾。然後就是改造動捕傳感器,使其小型微型化,讓現在的人可以穿戴上。最後再重寫動捕裝置程序,使其符合如今人類的體型。”

周遊繼續搖頭,“這也很難。從無線改有線的難度不算高,重寫程序也不算難,但微型化傳感器並保證精度,應該會很難吧?”

沈苓點頭,“的確有相當難度,但不是不能實現。這套鎧甲的動捕裝置采用的是慣性動捕手段,主要傳感器由加速度計、陀螺儀兩大核心部件組成。我大概看了下參數,蔣周買的是最高端型號,精度非常高,可以識別如今人類的軀幹部位的動作。真正的難點是手指,那確實無法識別。但我想了一下,我們可以將第一個方案和第二個方案結合到一起來做。”

“能夠識別的主要軀幹部位,就用原來的動捕裝置。手指部分,我則打算將其簡化為兩個核心動作,抓握以及舒展。可以用十個安裝到你手指上的微動開關來實現。比如你用這樣的姿勢握拳,讓每一根手指指尖都壓到掌心與食指骨節上,模型的五指便開始握緊,直到達到極限。當你將手掌完全攤開時,安裝在各個手指骨節上的微動又被觸發,模型的五指也會一直舒張,直到完全打開。”

沈苓一直娓娓道來著。

從周遊帶著蔣家人進到客廳到現在隻過去了十餘分鍾。

這就意味著沈苓其實隻研究了十幾分鍾這可動模型,但她卻已經在心裏形成了足夠完善的思路。

周遊琢磨一陣,也是越想越覺得可行。

那邊沈苓完全來了興致。

“當然了,不管怎麼說這肯定得是個大工程,沒個十天半月肯定見不到成效。而且這麼複雜的改造工作,尤其是給動捕裝置重寫程序這件事已經超出了我和我爸目前的能力範圍,肯定得向國內其他相關的企業求助。也不知道國內那些做機器人的互聯網企業走到哪一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