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25章 不如就現在(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此時,這小貨車旁邊還放著一輛雙輪手推車。

沈苓讓周遊找了根綁帶,將他自己固定在一邊,便立刻忙碌起來。

裝甲機器人穩步上前,稍微俯身拿起鏟子。

一旁的周遊雖還有些心猿意馬,但畢竟不是初哥,倒是能強行扛著幹擾開動腦子,問道:“你是怎麼提高傳感器的精度的?現在這手指動捕的精度很高啊。”

沈苓聞言,仔細琢磨了很久,似乎是在想著怎麼組織語言,但片刻後她又搖了搖頭,“這要解釋清楚大概需要列舉七八篇論文,你真想聽?”

“那還是算了,太耽擱時間。”

“反正你隻要知道其實即便是如今人類手指的移動精度,也遠遠沒有達到設備的上限就行了。我們的工業水平早就邁入了納米時代。那些精密加工的機械的精度也的確非常誇張。蔣周當初買這台機器人時花了大價錢,各方麵配置都是頂級,甚至還用上了尚未對外公開的一些零部件,傳感器的性能上限也遠不隻標注出來那樣。它的上限非常高,我們隻是稍微破解了傳感器的功率鎖定,就大幅度提高了精度。”

沈苓一邊解釋著,一邊拿鏟子從小貨車上鏟下一鏟鵝卵石泥沙混合物。

周遊也不再打擾她,而是隻安靜地觀察著。

如此這般直到十五分鍾後,沈苓自己有些累了,裝甲機器人的各個關節部位的液壓機構與電動機也稍有些升溫,雖然溫度指標遠遠沒達到危險閾值,但沈苓還是決定稍微歇歇。

一旁的周遊這才說道,“雖然現在手指可以控製了,看起來還挺不錯,但機器人其實隻有執行有預置程序的動作時才顯得流暢自然,比如行走、站立、揮舞手臂等等動作。但在你拿起鏟子挖土時,看起來還是顯得僵硬死板。”

沈苓點頭,“的確有這毛病,但也沒辦法,畢竟傳感器的數量隻有這麼多,也不可能精準識別到每一個動作的細節啊。”

周遊想了想,再問道:“沈苓你以前用過電阻屏的手機沒有?”

“小時候我拆過我爸用的諾基亞5230,那個就是電阻屏的,怎麼了?”

“能不能利用電阻屏的原理,在作戰服的裏層或者外層增加一個可多次彎折的柔性電阻屏的感應層。當人體彎腰亦或是做其他動作時,這感應層的表麵將會因為褶皺彎曲而發生電阻變化,提供傳感信息。然後再以電阻屏原理感應層收集到的信息模擬計算出駕駛員此時的身體姿態,與加速度計陀螺儀收集到的信息互為印證,增加一個相互糾錯再微調動作的環節,是不是可以讓裝甲機器人的動作變得更擬人,更自然些?”

沈苓想了想,眼睛慢慢亮起,“的確可行。”

周遊:“這會影響到機器人的動作延遲嗎?實現的難度大不大?還有,沈苓你以前用過歐姆龍的微電流按摩儀吧?”

“用過,怎麼了?我有時候頭天如果慢跑太遠,第二天會有點酸痛,會用它按一下。這次也都帶來了。”

“如果將歐姆龍按摩儀的微電流刺激也結合上,是不是能稍微增加一點力反饋功能。比如當裝甲機器人的重心向右側偏移時,利用微電流的刺激,也讓人體腰間右側肌肉輕度收縮,那麼人體也會同步做出輕微的側向彎腰動作。其他的動作也同理。那麼,人體與裝甲機器人在感知上能做到勉強同步。”

沈苓想了想,“是這道理,我記錄下來,回頭慢慢琢磨。”

二人東拉西扯閑聊了幾分鍾,裝甲機器人的各關節與電機冷卻完畢,倒是又能幹活了。

不知不覺兩個多小時過去,沈苓大概填完了約莫三分之一的踏步石之間的間隙。

她先將裝甲機器人移動到停靠在路邊的九號電動卡丁車上,然後斷開同步鏈接,再轉為手機改的操作台控製著電動卡丁車,又踩著電動卡丁車去到陰涼地方,也就是中庭院落裏的涼亭下。

隨後沈苓重重喘了口氣,抹了把額頭的汗水,“這也太難了點。沒想到會這麼累。機器人還能續航,我自己倒是先扛不住了。以為兩個小時就能搞完呢,現在看來似乎我一整個下午都得陷進去。看來下午時我得通知其他人,這路一時半會兒修不好,虧得我先前出發時誇下海口,這下丟人了。”

旁邊的周遊笑道:“一方麵是因為你得隨時保持動作,肯定是有些體力勞動的強度的。另一方麵,我感覺你還是很緊張,動作都顯得僵硬,這消耗了多餘的體力。還有,你雖然可以勉強穿著這身動捕服裝,但畢竟做不到完全的合身,也加大了你的操作難度。”

“是這樣。”

“不然,等會就換莪來吧。我看了這麼久,大概也會了。”

沈苓聞言兀自有些不信,“真看會了?這麼簡單的嗎?”

“不簡單,但也不難。”周遊笑了笑,“你不是和人承諾過下午能完工,還得給國家機器人研究院提交報告嗎?耽擱了實驗進度,讓別人久等也不好。”

周遊說得很隨意。

但其實他有兩層目的。

首先,作為綜合增幅比例極高的超限者,又經過多次實戰蛻變,他對身體的精準控製水平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