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江南偶拾(1 / 1)

因為工作關係,我有幸在江南常州生活了一年多,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日子就像熱戀中的歲月,記憶猶新。這裏從日記中采擷一縷江南荷香,送給你,獻給他……

對話

初到江南,聽到的是一種濃濃的溫潤的吳語,如江南三月桃花,粉嘟嘟貼上心頭。說話的音調雖然如越劇中的唱詞一般悅耳好聽,但就是一句話也聽不懂,仿佛到了日本國裏。無奈之際,隻有費勁去讀他們的眼睛,抑或表情,方能一知半解。

一次,上街買菜,我問青菜的價錢,一位老大娘說:“ng go”(不知這二字如何寫),我百思不得其解,又問幾遍,回答還是“ng go”。正在我為難之時,一位俊美的姑娘見狀,知道我是外地人,才告訴我“ng go”就是“五角”。弄明白了怎麼回事,彼此都哈哈一笑,真是“一方水土,說一方話”呢。這樣過了一段時間,耳濡目染,我雖說不出一口吳語,分不清尖音和團音的區別,但也能聽明白一些了。如吳語稱“老婆”叫“老姆”;把“街”叫“該”;管“男人”叫“男佬”,“小孩”為“小佬”等。不仔細區分,搞不好會令人啼笑皆非呢。

一年下來,我也學會了簡單的吳語對話。

回到北方,偶爾從電視裏聽到婉轉溫潤的吳語,心裏總會升騰起一種鄉音般的親切感,吳語可算我的第二鄉音了。我想,現代社會地區之間的交流更頻繁了。方言雖要保留,普通話還是應該大力普及才是。

上街

我喜歡上街漫步,因為街市上的一道風景線更能勾住我的心。

在繁華的大街上,朋友指著街上五六位結伴而行的姑娘,讓我猜猜她們是哪兒人。我看到,她們個個身影俏麗,人麵桃花,穿著入時,每人手裏提著一個小塑料袋。我想了想,也猜不出她們是哪裏人。朋友讓我再留心觀察她們。她們吃著橘子,將剩下的橘皮都一點不漏地裝進塑料袋裏,遇見垃圾桶便小心翼翼地扔進去。朋友這才告訴我:她們是張家港人。我疑惑地問她們:“這兒又不是張家港,你們為什麼這麼認真呢?”姑娘們調皮地一笑,反問道:“講文明還分什麼地方嗎?”這一問倒噎住了我自己。多麼美好的張家港姑娘啊!她們用自己的行為把文明也帶到了常州城裏。

1996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