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不一樣的孩子(1 / 1)

一日,和朋友在省城的大唐芙蓉園裏漫步,在湖邊木長廊上遇到一位外國婦女領著一位三四歲的小女孩。那女的高挑個,黃頭發,左肩挎著旅行包,手捧一本書,邊走邊看,一副愜意的樣子。那女孩長得像女兒房間裏放的洋娃娃,杏黃頭發,碧綠眼睛,可愛極了。

她遠遠地跟在媽媽的後麵,跑前跑後,一會兒跑到水邊,一會兒鑽到欄杆底下。媽媽好像不怎麼管她,她也好像很懂事似的,到危險處就自覺止步。看到中國小朋友,她“哈嘍,哈嘍”地打招呼。我們也興致勃勃逗她玩,向她做手勢,叫到我們身邊來,她擺擺小手,甜甜地說:“呶,呶”,追趕媽媽去了。

這時,我們身後走來幾位同胞,看樣子是一家五口,父母兒子兒媳(或女兒女婿)領著孫女(或外孫女),那孫女也有三四歲,扯著奶奶(或姥姥)的手,向前拽著。突然掙脫了老人的手,飛跑開了。四個大人在後邊追著喊著:“妞妞,慢點,慢點,別到水邊去,危險!”大人不讓去的地方,女孩偏要去,急得幾個大人是團團轉,沒辦法。再看看那個洋娃娃,依然遠遠跟著媽媽,自己玩著,樂著。周圍人看著,驚奇著,議論著。

走了一陣子,前麵廊邊有可供觀賞的五顏六色的魚。你瞧,咱那位小寶寶,撲著跑上前,爬上長廊邊上的長座椅,鞋也沒脫,在座位上跳著喊著:“看魚,看魚,多漂亮。”大人滿臉的幸福,隻是叮嚀女孩:注意安全。而那位洋娃娃跑到長椅邊,雙膝跪在座位上,嘴裏“媽咪,媽咪”地喊,等媽媽來給她脫了鞋,這才站起來,和其他的中國娃娃一樣,高興著,蹦跳著,鬧出一片燦爛來。我們特意看了其他娃娃的腳下,他們大都沒有脫鞋,大人們也沒有什麼感覺,一個勁為娃娃的聰明興奮著。

看到這一幕,我們感慨萬千:同在一個藍天下,同樣大的娃娃,我們和人家的差別咋就這麼大呢!問題出在哪裏?反思良久,我以為就出在文明上。我們從小教育孩子要懂文明有禮貌,可到現實中,往往就忽視了文明的一個個細節。就說剛才的情景吧,站到座椅上得脫掉鞋子,舉手之勞,我們的孩子沒做到,我們的大人沒感覺。而外國的洋娃娃則等著媽咪來脫了鞋,再站上去。我們對孩子嗬護關愛有加,而孩子的文明程度卻減得幾乎到了零;外國媽媽幾乎不怎麼管,而孩子文明得讓人嘖嘖稱道。是外國孩子比中國孩子聰明?非也,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

我們國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社會發展的標誌就是文明程度的高低,人類進步的程度取決於文明狀態。文明是一個國家的靈魂。那位洋娃娃的文明行為,不是天生的,是大人日常生活潛移默化教育的結果。望子成龍,盼女成鳳,乃人之常情。我們一味地讓孩子聰明起來,從胎教起,就開始教這教那。恰恰忽視了從一點一滴入手,教孩子做一個文明人,重智商輕情商,教育的結果自然就成了上麵提到的那孩子的行為。

如今,我們正在構建和諧社會,和諧的基礎就是人。人人都文明了,社會也就文明了。文明了,也就健康、和諧了。所以,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從娃娃腳下抓起,從一言一行抓起,用教育修剪人生,文明的行為就會像那位洋娃娃,自自然然,隨隨便便,從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中浸溢出來的。

2005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