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18、福智無比分(1 / 1)

原文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譯文

須菩提!假若有人拿相當於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所有須彌山堆滿七寶(金、銀、琉璃、琥珀、硨磲、瑪瑙、珊瑚。)的寶貝去布施,還不如有人助印這本金剛經,以這本金剛金與人結緣,甚至說經中的四句偈語,或是去修持並早晚讀誦,或是講給別人聽,那麼前者福德雖多,還比不上後者所得福德的百分之一,百千萬億分之一,甚至於用所有的算術、譬喻,也無法相比、計算的。

釋家智慧故事

做好事總是會積下福德的,但做的好事不同,所積下的福德也會有所差異。

相傳,在很久以前,波羅奈國,有一個癡呆的人。他雖癡呆,但他知道勤儉,喜歡積蓄黃金。癡人為了能多積些黃金,到外做苦工。可是當時的工資非常低微,除了自己的生活費用以外,又要蓄錢,確不容易。幸好波羅奈國是個熱帶的地方,長年如夏,農作物的收獲很是豐富,吃飯就不成問題。由於氣候的溫暖,衣服也很簡省,不必多求。就是破了,縫補一下,仍可穿著。這樣,一件衣服,可以穿得很久。對於吃穿,癡人很會節約,因此,賺來的錢,慢慢的積下很多。錢多了,他就拿到城裏去換黃金。回來以後,零星的碎金,裝於瓶中,封好瓶口。癡人的黃金隨著時間逐漸增多,他歡喜非常,在自己的家中,挖了一個洞,把黃金埋藏起來。

日子過得很快,癡人積金的願望,日日俱增,久而久之,已經積蓄了七瓶的黃金。這完全是以血汗換來,可以說是血汗的結晶。終身的辛苦,吃的粗,穿的薄,這時年紀已老了,百病叢生,但癡人仍然愛金如命,不肯花錢請醫治療。因此,在病榻上,展轉幾天,即與世長辭了。

生前,癡人喜愛黃金,常常睡眠不安寧,聽到有一點聲音,就驚慌恐怖,並且心裏常生瞋恨。因為瞋恨的結果,使他變了一條毒蛇,但他還沒有忘記土裏的那些黃金,整天不離此宅,守護著金瓶。房子已破壞,裏麵又有蛇,所以沒有人敢進去。為了愛金瓶,毒蛇死後,仍受生為蛇,守護著自己的寶藏。這樣,經過了一萬年,毒蛇忽然厭煩蛇身。它靜心思維,知道自己生生世世為蛇,是由於執愛金瓶所致。因此,就想舍金造福。主意已定,出了破屋,來到路旁,躲在草堆裏,探頭四望,看有沒有過路的好心人。可巧,來了一個慈祥愷悌,和藹可親的人。毒蛇高興的叫道:“請止步!我有事相托!”

來人聽到聲音,停腳顧看,卻不見一人。正想舉步再走的時候,毒蛇從草堆裏爬出來,擋阻他的去路,並向來人說道:“請不要怕,有事想麻煩你,如果能答應,功德無量。”

來人看到這條蛇,驚得拚命跑開,並說道:“你是一條毒蛇,我不能接近你。”

“不!我沒有惡意,如果傷害你,我不得好結果。來!你跟我來吧!”

來人看毒蛇並無壞意,就放大膽子跟著它走。走著走著,來到破屋裏,毒蛇在一個地方,繞了一下,對那人說:“在這塊土裏,藏有黃金,請代為我作布施供養。你能做到嗎?”

過路人答應了,就挖開土,找出一瓶黃金。這時毒蛇又說道:“你拿這瓶黃金,到寺院裏交給住持和尚,替我辦齋,供養諸聖眾。不過,在那一天,你要用籃子把我帶到寺院裏。讓我禮佛,拜聖賢,消除我的業障。”

那個人點頭答應,依照毒蛇的意見去辦理。齋會的那一天,蛇被帶到寺院來,專心一致地聽眾僧誦經持咒,心生無限的敬意,和無量的歡喜。主持和尚又為毒蛇說三皈,廣說布施、持戒、精進、忍辱……等等妙法。毒蛇聽了,歡喜接受,並又請主持和尚,到他以前藏金的地方,將剩下的六瓶黃金,都拿出來,廣作佛事法會。

做完佛事後,毒蛇罪盡命終,投生忉利天。享完了天福,再生於人間,善緣遇佛,皈依佛陀,在佛陀弟子中,他很快的成為大阿羅漢,這就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