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後記(1 / 1)

本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配套教師參考用書。

本參考書在編寫過程中緊密聯係馬克思主義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一書的內容設計,每章設:教學目的和要求,理論要點闡述,典型案例參考,課堂教學活動建議,重要參考文獻等幾個部分。主要目的就是配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體係的實行,及時為廣大第一線任課教師提供教學參考,努力使得新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及其教材產生較好的實效性。

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同誌2006年6月5日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管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積極探索適應實施新課程方案的教學方法。新課程方案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整體性和綜合性很強。除‘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外,各門課程的內容都是高度整合的。任課教師的知識結構的調整和補充需要一個過程。根據這一實際,應積極探索適應新課程特點和需要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可以說,李副部長這一番講話,正是本書的出發點。本書就是為了幫助任課教師麵對一個嶄新的整合的新教學內容,盡快完成知識結構的調整和補充,講行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探索。李副部長在講話中還指出,要在秋季開學前把與新教材配套的教學參考書提供給師生使用。因此,本書編寫組的幾位同誌冒著炎熱酷暑,及時完成了這部書稿,以便趕在秋季開學時使用。

本書是受教育部社科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理論分社的委托而編寫的。教育部社科司的徐維凡副司長、劉貴芹、陳矛、陳睿等同誌,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理論分社馬雷社長、李嗚等都為本書的編寫和出版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這本書能夠及時麵世,與他們的信任、關心和支持分不開。

作為本書主編,還要特別感謝中宣部理論局張磊同誌。受張磊等中宣部理論局的同誌的邀請和委托,我於今年6月17日至26日參加了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統稿和修改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對這本新教材的特點和結構內容有所了解,為本書的編寫奠定了基礎。

在學習和理解新教材的過程之中,本書主編還受教育部社科司委托,參與製作“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全程教學片的製作工作,並承擔了兩個專題的教學示範任務。這個過程也使得本書主編更加深化了對這部新教材的理解。

在這部教學參考書的設計和編寫過程之中,深得中國礦業大學陳勇教授和北京大學鞏獻田教授的全力支持。陳勇教授和鞏獻田教授作為本書的副主編,對本書作出了突出的貢獻。陳勇教授不但參加了幾屆教育部統編的思想道德修養教材的編寫和主編工作,而且是這本新教材的主要編寫者之一,他為各章撰寫的教學目的和要求,比較準確地體現了新教材的核心內容。鞏獻田教授是我國法學界著名的馬克思主義法學家。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麵,他多年來主持整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兩門課的教材編寫工作,具有這個方麵的經驗。鞏教授不僅幫助我把握法律基礎部分的內容,而且還親自動手編寫了一章內容。總之,他們兩位的參加和輔助,才使得我能夠順利地完成這部教學參考書的主編工作。

參加本書各章的編寫者,絕大多數是近年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的博士,都是在第一線從事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教學的教師,這是一個年富力強、層次較高的學者群體。各章的具體分工如下:

各章教學目的和要求 中國礦業大學 陳勇 教授

緒論 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 彭慶紅 副教授

第一章 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 左鵬 副教授

第二章 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朱效梅 副教授

第三章 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王雯姝 副教授

第四章 北京交通大學社科部 於維敏 副教授

第五章 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劉書林 教授

第六章 北京工業大學人文學院 艾國 副教授

第七章 北京大學法學院 鞏獻田 教授

第八章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楊曉青 副教授

在本書實施編寫的過程中,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的秘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在讀博士生吳丹同誌,也做了大量的組織工作。

在本書即將付梓麵世之際,謹向以上支持、指導、關心和協作參與編寫的各位同誌致以衷心的感謝!同時,由於時間短促和本人水平的不足,本書存在的不足之處,也希望各位同行和讀者及時指出,以期改進和完善。

本書主編 劉書林

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