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9、處世為人皆要內斂(1 / 1)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原文

藏精於晦者則明,養神於靜則安。晦所以蓄用,靜所以應動,善蓄者不竭,善應者無窮。

——歐陽修《示子》

白話

將精力隱藏起來而不輕易暴露,就是聰明的做法;將心神修養於靜謐之處,就會使人感到安寧。隱藏精力是用來養精蓄銳以備將需用,在靜謐之處修養心神是為了更好地對付動蕩。善於養精蓄力的人,精力永遠不會枯竭;善於以靜待動的人,沒有對付不了的事情,這就是君子修養自身,治理人事的方法。

家訓史話

一次,孔子和學生到魯桓公廟裏,看到座位上擺著欹器。孔子向守廟的人問道:“這是什麼器具?”

“這是放在座位右邊的器具。”守廟的人回答。

孔子端詳了一會兒,若有所思地說:“我所知放在座位右邊的器具,當它空著的時候是傾斜的,裝了一半水的時候就變正了,裝滿了水就會傾覆。”

說完,他要學生們弄點水來,倒進去試試。果然,欹器裏麵裝了一半水時就正了,水一盛滿就傾覆了。孔子看後,很有感慨,“唉, 哪有盛滿了水而不傾覆的呢!”孔子說。

“盛滿後有沒有辦法使它不傾覆呢?”子路問孔子。

孔子看了子路一眼,然後對學生說:“絕頂聰明的人,用持重來保持他的聰明;功滿天下的人,用謙遜來保持他的功勞;勇力蓋世的人,用謹慎來保持他的本領……這就是所說的用退讓的辦法來減少自滿。”

古訓今鑒

所謂“日中則移,月滿則虧”,說的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道理,“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也說明了萬物盛極而衰的本質。因此,無論作人做事,都要懂得謙虛內斂。“知識使人謙虛,無知使人驕傲”,隻有謙虛才會讓你保持冷靜平和、正確地認識自己,也才能進一步地充實和豐富自己。因而,大話說得越大的人,往往就是懂得越少的人,往往也越不被他人所容納。

在處世方麵,提倡“不得避事”,“至於臨難死節”,做官要“守廉”。本文是歐氏修處世方麵家訓。教誡家人要“藏精於晦”、“養神於靜”,其目的是“善畜者不竭,善應者無窮”,雖有可取之處,但因其在官場的沉浮,其中還來雜一些消極因素,須正確領會其“修身治人之術”的內容。